细雨泽桃李  文化润东风
细雨泽桃李  文化润东风
作者:陶继新 邱淑萍         更新时间:2014-01-01

 编者按:一所学校的精神更是决定学校的走向,哈尔滨市东风小学校以“细雨泽桃李,文化润东风”为学校精神魂魄,引领学校不断走向成功与辉煌。

继承优良传统

【邱淑萍】哈尔滨市东风小学校,始建于1959年。第一任校长先生至今仍与学校保持着联系,关心着学校的发展,同时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特别关注。

【陶继新】现任校长不是否定前任校长,而是肯定。这首先让我对您有了敬重之意。其实,任何的创新,都与继承是一脉相承的。有了继承,再进行创新,就会使学校发展拥有不竭的动力。

【邱淑萍】刚才您说到对老校长的尊敬,尊老爱幼是我们中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作为校长更应该这样。是前辈们赋予了东风这个响亮的名字,也是他们用砖瓦泥墙建造了东风,我们不能忘本!

【陶继新】没有老校长与前辈们的努力,就不会有今天的东风小学。所以,“不忘本”是人之为人的立身之本,也是衡量一个人人格高下的试金石,而且还是一个人及其所领导的团队能不能更好发展的本质力量。

构建学校文化

【邱淑萍】2002年我来到东风小学校后,重新组建了班子。从学校的地理优势、人力资源(教师队伍)等制约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全方面的调研,形成了系统的调研报告,在原有的基础上,大胆扬弃,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校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相关的学校管理制度。

【陶继新】尊重传统,继承过去并非一成不变,恰恰相反,是创新向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积累新的经验与成果。现在的经验与成果,又成为未来的过去的经验与成果。正是在这种不断的积累与创新过程中,学校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您是深得其中的妙道者,也是敢于创新者。所以,才有了这些年的新发展。

【邱淑萍】作为集体它更需要在幸福中建立制度,幸福感觉制度是自我约束形成的。我们在构建幸福和谐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让每一个正确的人去做正确的事,在精神文化构建中彰显制度文化的效能,从而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陶继新】制度确实有约束性的特点,可是,当一个人身在校园之中,自觉遵守制度,并且有敬畏制度,以至以遵守制度为荣,特别是形成习惯的时候,制度就变成了文化,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不是让人过得不快乐,而是让更多的人过得更幸福。

【邱淑萍】刚才说到学校的规划与发展,2002年我们只是从浅层次上有了一个规划。2003年我们班子成员经过北师大培训和多方考察,因循着专家引领的思维轨道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探讨。制订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我们深知,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具有不可转移性。这也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中的一个亮点。

【陶继新】一个人与一个人,一所学校与一所学校竞争的成败,更多在文化上。所以,大凡发展比较好的学校,几乎都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下了一番功夫。优质的物质文化,呈现于显性层面,却昭示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品位。制度文化是学校能够依“法”运行的关键,不但要制定出好的制度,还要将这些制度内化到师生的心里,进而外化成自觉自愿的行动。学校精神文化是指学校行为主体共持的价值取向、道德归属、思维方式、文化思潮、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及共创的精神氛围,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主要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学校精神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融合性和渗透性,是学校发展的底蕴所在。你们将学校文化建设好了,可以说,学校的发展也就有了必然之势。

【邱淑萍】学校的资金、知识、人才都可以成为流动资本,但是唯有持重的精神具有不可转移性,并且能够产生长久深远的影响。就像我最特别关注的老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说的:军魂与军队精神定会鼓舞一支部队战无不胜。学校的精神又是什么,如果当年能结识陶老师,将会使今日的东风更具内涵和魅力。 

【陶继新】精神的形成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而学校精神的形成,校长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校长的思想人格、智慧与幸福指数,都会在无形中影响着老师与学生。当然,师生的思想人格等也会反作用于校长。如果天天相互传递的是正能量,就会凝聚成一种正向精神能量,就会形成一种努力向上的场。

【邱淑萍】您说的正能量,真是久违了。虽然很普通的一个词语,但带给群体的是一种力量,谢谢陶老师!03年我们将学校发展的第一步定位指向了“精神文化”。当时有些恍惚?只是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着重培育学校精神、培养优良的校风。这是社会的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当时课程改革的需要。

【陶继新】您说有点“恍惚”,其实并非不明白,老子甚至说“道”有些“恍兮惚兮”呢!其实,那个时候,您已经认识到了学校精神的重要性,而且也抓住了精神的核心。事实上,这些年来,您也一直在学校精神建设上行走着,收获着。您正是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魂”,所以,东风小学才有了具有超越一般意义的快速发展。

【邱淑萍】陶老师真是一语中的。其实现在很多学校(集体)真的一直没找到“魂”......由于精神文化的外延比较广,2004年初我们将“和谐校园的建设”定位为学校的团队发展目标,这个指向最为贴近小团队建设的终极目标。走到今天看来我们很有收获!

【陶继新】哲人言:“和谐即美。”而您所说的和谐,核心是老师与学生心灵的和谐。这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根基。有了它,彼此就会形成一种生命合力,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心情舒畅,就会大大提高效率,更会产生利于当下又指向未来的效益。

【邱淑萍】这个“魂”,在我探索的过程中最初来自于一位省教育厅的领导。在学校标准化验收中从他满意的笑容中带出来的问题:邱校长你们的魂是什么?“魂”的内涵?那一天我在交流中得到了一次很深刻的提升,就像今天陶老师在百忙中给予我的指引,我想一定会在东风的史册再增添一抹艳丽的霞!

【陶继新】人无“魂”会成为行尸走肉,学校无“魂”师生会成为游兵散勇。这个“魂”,就是学校精神,就是在有声更是无声地指挥着大家行动的精神号令,而且大家甘于接受这种号令,主动执行这种号令,以至于创造性地完成号令传达的任务。

【邱淑萍】和谐往往是一种态度,就像您讲的那样心态决定每个人的幸福指数,在工作中我越发感觉到,和谐其实是一种力量,和谐中更孕育着一种能量!特别能促进一个集体顺利地度过任何一场危机!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06年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目标进行了新内涵的丰实。

【陶继新】和谐之后,人们的心灵状态是优化的,积极的,有的时候,还会产生超越常态的飞跃。个体如是,群体亦然。我写作的时候,心灵如果不和谐,就写得非常慢,就写得很不好;和谐的时候,就写得非常快,写得比较好。有的时候,灵感还会频频光顾,产生很多平时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令我亢奋不已。群众如果都有和谐的心态,工作与学习的效果就不是1+1等于2,而是1+1大于2,甚至远远地大于2。所以,和谐也是生产力,也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部件”。

【邱淑萍】您说的“部件”,可真好。这个部件会在我们工作中成为关键的螺丝。我们围绕着“育人为本 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坚持高质量彰显高素质 赢得高信誉”的办学目标,形成了“细雨泽桃李 文化润东风”的办学风格。为了使精神文化更具内涵、更具活力与魅力,我们开通了东风TV网络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陶继新】欣赏你们的办学理念,是“学知为本”,还是“育人为本”?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办学理念。现在一些学校将“育人为本”视作了一种装饰性的口号,而行的是“学知为本”之实。而从孔子到王阳明,再到陶行知等,这些大教育家几乎都是走了一条“育人为本”的道路。同时,没有和谐,就无法共进;而共进呢,又进一步促进了和谐氛围的形成。这种良好的“互动”,则自然成了学校良性运转的动力源。

【邱淑萍】以“红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激励人、金色文化--丰富的特色活动教育人、蓝色文化--特色校本研修培养人、绿色文化--优良的育人环境影响人”的多彩校园文化为教育载体,使人文教育更具思想性、艺术性、实效性。之所以以四个颜色为核心,主意是为了让师生对学校的特色与发展留下一个烙印,同时也能更多的引起教师的思考。

【陶继新】要想让人文精神在学校里开花结果,就要以“文”化人。您所说的四种文化,就是来“化”师生的,是着眼于促进师生全方位且持续发展的。而且,这四种文化因有了“色彩”,更具形象性,更给人以温情的感觉,更易于起到“化”的效果。看来,您不但是有思想有精神,而且还有智慧有方略啊!

【邱淑萍】今天与您的交流使我感觉很幸福,也许源于我的浅薄,不敢说与您碰撞。这些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哲理会令我反思。因为有了办学方向的指引,我们也在不断的思索。您说抓住特色谈,其实我还是在很广泛地谈。学校从2002年校园文化的研究,到四色文化的生成,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来彰显我们的办学风格:细雨泽桃李,文化润东风。

【陶继新】办学就是“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啊!如果操之过急,就会适得其反。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并不是说不要我们努力奋进了,也不是要我们不加快速度了,而是要我们看得更远些,少些功利之心,多些大事之念。教育就要如细雨一样,慢慢浸润,这样,才能播撒到师生的心田里,才能让师生持续发展。

【邱淑萍】泽和润,正是我们的“魂”!您看是否理解的正确?“润”在于教师的孜孜不倦、温柔善良,团队的凝聚、和谐与阳光向上。“泽”在于我们的丰富内涵和给予力量。我们用“细雨和文化”作为方法与手段,“泽”和“润"做为一种实施的力量与内在的厚重丰实激发。

【陶继新】泽和润意在将你们的理想与思想,人格与品行,以及教育教学的智慧,“于无声处”地传递给全校的师生,让他们在这种泽和润中,滋润且幸福地成长。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成长起来的人,根基牢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质。而且,他们当下是幸福的,未来也是幸福的。相反,拔苗助长者,看似成长很好,可是,很快就会“死亡”。

和谐教师心态

【邱淑萍】我们在第一层精神文化--红色与金色的构建中,体悟到具备了厚重的载体后更多是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化。于是我们用了多年的时间始终注视:蓝色文化--教师队伍建设,没有放手。

【陶继新】“种子”从萌芽之日起,就肩起了一个“开花结果”的重任。破土而出不容易,能够在干旱或水涝以至缺少养料的情况下生长更是艰难的。正是艰难,收获才更有意义。任何的“果”,都因有艰难的“过程”才有味道。您种下优质的“种子”,收获美好的“果实”。其中定然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过程”。

【邱淑萍】记得您说的,心态决定人生与未来。现在我感觉又回来了。收获的果实固然让人欣喜,但总会有不同季节的艳丽。因此,我们将未来的起点放在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这条轨道上。教育竞争的成功,希望在老师,关键在学校。小而言之,它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大而言之,它关系国家与学术的兴衰。这使我们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所以,我们确立了让阶梯备课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舞台,这个教研专题为蓝色文化的丰实奠定了坚实的教学功底。

【陶继新】教师思想与水平的优劣,决定着学生成长的好坏与快慢,所以,关注教师成长,则是学校发展的必行之事。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让他们拥有相对深厚的文化功底,既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也是对他们注入发展的资本。而一个教师因其专业水平很高且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教学时,对其他本人来说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学生的学习也就变成了快乐的精神之旅。人们孜孜以求的高效,也就在师生的和谐美好中诞生了。

【邱淑萍】也正是我们追求和谐,所以这种备课为师生的课堂和谐,交流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把单兵作战备课变成合作式探究的研讨,把单纯的诠释教材内容变成开发、利用生活资源,将其融入教学中去;把教学过程的单调乏味安排变成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学生发展的主旋律;把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变成能唤起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行动……因此教师的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因为有了前期的校园文化的构建,所以让我们这个集体在不断发展中更坚定了信心。和谐的产生一定会在教育教学的不断探索中得到延伸,这也是一种必然。

【陶继新】《周易》有言:“二人同心,其力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看来,合作的力量是何其大啊!而且,教师之间的合作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而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自己不但传递出自己的思想与智慧,也吸纳着他人的思想与智慧。文本性的教材固然重要,而生活文本同样重要。可是,当下绝大多数的学校的教学内容,还是以固化的文本性的教材为主,甚至全部是这些文本。而开发生活文本,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还可以让教学与学习走到它本然的状态,成为更富教育意义与生命张力的教育。

【邱淑萍】我理解和谐应该是幸福的桥梁。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建设工程中,我越来越明晰,专业固然重要,但和谐团结更重要。它会激发你的思维如清泉泄流,让你安心!这就是您上次讲座给我带来的新境。我觉得合作交流很重要,能懂得别人或者能让别人懂得自己是人生存幸福的源泉。今天的对话,您就给予了我很多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才会搭建起沟通的最美桥梁。

【陶继新】和谐不是不讲原则的老好好,而更多的是心灵的安详,彼此的信任,相互的帮助,并由此构建成一个安全、快乐的场。在这个场中的教师,不但自己发展了,也希望别人发展,帮助别人发展。当人人都有这种思想与行为之后,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个和谐,即使有哪几个教师有了比较好的发展,也会遭到别人的嫉妒,抑或脱离群体而自鸣得意。这样的话,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都不走得太远,群体的发展也没有可能的。

【邱淑萍】现在教师们的压力很大,社会需求不断增高,人们的期望值不断的放大,往往让教育的人,人的教育带有巨大的“不安全”。怎样教书育人,做一名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人类工程师,是我们面临的巨大问题!

【陶继新】目前,对教育期望值还在不断地被放大,教师的“不安全”系数仍在增加。为此,校长与教师要学会自动地排除这种“不安全”因素,持续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良知与责任,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让自己感到问心无愧,感到自己在不断的成长,即使出点问题,即使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期待值,也不应当不安,因为你们已经做到“内省不疚”了。

【邱淑萍】内省不疚!!真深刻,我理解这就是我们创建和谐的一种意义所在吧!因为和谐是可以传递的。我们拥有了和谐的教师团队,他们会将其传递给“未来”,家庭和社会!学校生存的残酷,教师养老的忧虑……正像我们教育部长袁贵仁所警示的:我们不必对大陆教育妄自菲薄,而加大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实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让老师们如何幸福无忧,怎样为人师表,怎样孜孜以求,才是我们校长们应该重点思考的关键。

【陶继新】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乃“学思结合”的开端之语也。“因材施教”也是孔子教育教学思想的一个亮点。而“知行统一”的源头也在孔子,后来的王阳明与陶行知进一步阐释其要义,让它显得更加丰富。看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很多东西,并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消减其光辉,反而越发显见其无穷的魅力。所以,教育不能乱折腾,不能乱否定,而应当继承我们自己最为有效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有一个十分清醒的头脑,从而再结合现在的教育实践,进行有效的改革,才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不然,我们就会迷失方向,就会步入歧途。

“达仁”校长情怀

【邱淑萍】名校长杨一青说:校长应该成为出谋划策的思考家,埋头苦干的实干家,善于开拓的外交家。于是我在我的语录中写到:做一名有思想的校长吧!虽然思想是痛苦的,但思想也应是美丽的。要享受美丽,必然要经历痛苦。一种思想绝不是冥思苦想来的,它一定来自于我们和谐团队建设中的碰撞、交流、融合、积累和提升。一位优秀教师的智慧、点子和能力往往能够点石成金,为教师的凝聚、奋进、创新,为学校的崛起、发展和未来带来巨大的成功。

【陶继新】我有一个报告题目:“治校之道——36位名校长的精神档案”,共谈了六个方面的问题,而第一个问题就是“思想引领教育行动”。一个校长思想水平的高下,决定了所在学校整体教育发展的水平。他可以在行政职权范围之内,有着较多和直接的决策机会,而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决策,决定着某些教育的存在状态与发展走向。一个富有思想的校长,可以使一所前途无望的学校焕发出活力与生机;而一个没有思想的校长,则可以将一所原本很好的学校经营得江河日下。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没有思想的校长不管如何兢兢业业,也不一个不合格的管理者。

【邱淑萍】我在视频看了著名电影演员孙俪和邓超的新婚典礼,全场都在感动中流泪,一个简单的原因,一句简单的话---“对我们好一点……”。由此我想到:什么是教育?我说应该是,让稚嫩的孩子们在我们的培育中能滋长出爱的能力:“对孩子们好一点”……“对同志们都好一点”……

【陶继新】有此心者必有其行,有其行者必有其果。当让他人“好一点”的思想在您的心里定格之后,就有了在您引领下的教师对学生“好一点”的一系列行动,以及由此可以看得到的学生可喜的变化与快速的发展。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任何人都爱自己的父母与孩子,您的可贵之处在于,您还爱不是自己亲人的教师与学生。这种爱的火种在教师心里点燃之后,他们也会像您一样爱他们所教的学生。而当爱在学校里弥撒不去的时候,教育就自然走向了正途。

【邱淑萍】先生的赞誉!常来东风的同仁或客人进入这个集体的第一感觉是和谐,其二是校园文化建设比较有特色,第三办学风格比较鲜明。但无论怎样,我想学校离不开故事,离不开教师,离不开孩子。我们在努力成长中,也在承受着“青春期”的苦恼与快乐。

【陶继新】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自然就烙印着孩子的特征。您耳闻目睹了这些故事,您也帮助老师们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也与老师们共同享受孩子成长的快乐。这种感觉,不亲历其中的人是无法体验到的。所以,像您这样爱学生的校长,就必然与这些故事有了很多的维系。

【邱淑萍】当我校第一次资源整合时,我对幸福有一段记载:阴历闰五月的二十二,民俗的“头伏”,但对东风来说是“头福”!民间有句俗语:到了三伏家家粮谷满仓。在这孕育丰收的日子里教育局给予东风新的机遇,让东风50 岁时添人进口,粮谷满仓。让东风50岁时再焕生机,超越梦想!

相反这一天我的心情特别复杂,复杂于对幸福又多了一层理解。什么是幸福?东风七年的发展历史给了我一份丰厚的“人气盛宴”,这是我最宝贵的幸福。在这七年中我经历了风吹雨打,经历了起伏波动,经历了悲欢离合。但,是东风这个温暖的集体给予我运筹帷幄、勇闯无畏的信心,才换来东风阳光明媚、发展荟萃的新天地。东风用灿烂辉煌的文化光辉实现了自身提升、跨越、腾飞、辉煌……

此时此刻,我对幸福有了另一种体会:

幸福是一种动力;

幸福是一种无畏;

幸福是和谐的升华!

【陶继新】从您这一段颇有感触的话语里,我还触摸到了幸福的另一种内涵,即在尝尽各种各样的人生百味之后,甚至是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并破解困难之后,才有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感。孔子说:“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我们则可以这样说,先经历磨难,而后收获快乐,才是幸福的。因为任何的幸福都不是自天而降的,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而您的幸福里,还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即您个人奋斗了,在您领导下的教师也奋斗了,而且都收获了成功之果。不是“独乐乐”,而是“与人乐乐”,所以,您与老师们的幸福感就又有了高尚的况味。

【邱淑萍】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这是幸福的。而您说的幸福更深刻!校长能为教师想多远,教师就能走多远。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做一个“达仁”的校长,就会为教师开创一个幸福的人生时光。幸福是靠我们来把握和创造的。做为校长,如果有一颗善于感悟,善解人意的心,就会把这个角色做得更“纯洁”、更神圣 ……

【陶继新】“善解人意”之于校长太为重要了!要想做到善解人意,不但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要“己所欲”,也不一定“施于人”。因为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也都有自己的需求。况且,教师也有一般人的七情六欲,他们有向上的追求,也有安于现状的不思进取之心;有一时兴起的高兴,也有一事不顺的沮丧。如此等等,校长要对他们宽容与理解,关心与帮助。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到校长是他们的精神的寄托,是可以倾诉苦衷的可信之人,是可以寻求帮助的通达之人。

【邱淑萍】明白!这种通达,还需要我不断地提醒自我,丰实自我!不断地寻找自我,再认知,再实践!真正做到“细雨泽桃李,文化润东风”。

【陶继新】“通达”与“闻达”一字之差,意义相去甚远。“通达”有中国人的智慧,也有不追求个人闻名的高洁。与您认识时间虽然很短,可是,我在李军校长等人那里,已经了解了您的人品,所以才有了对您的“通达”之赞。

【邱淑萍】先生,李校长虽然是我们的领导,但在他身上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诚实与信赖,提醒与引领。而与您今天的交流,将会给予我个人一种心灵的通畅,思维的愉悦!您留给我们这个集体的将是一本读不尽的专著,您给予东风的将是未来。让我对学者,又多了一份敬仰!所以体悟:文化之使在于精神,精神愉快在于心态,心态愉悦焕发和谐,和谐相容就会幸福!

【陶继新】孔子的高足曾子有言:“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是文化让我们成了朋友,是仁爱之心提升了我们的信任指数。尽管在你们学校的时间不长,可是,学校精神却是可以感受到了,您的人品与学识也是可以感受到的。所以,我也很幸运,能够认识您,能够走进东风小学。您与这所学校,成了我教育之旅的一个景点,成了丰富我采访内容的一个驿站,成了我永远记挂的一个心灵港湾。

邱淑萍校长简介

邱淑萍,1967年出生,毕业于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原哈尔滨市东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兼任香坊区校外办暨少年之家主任香坊区人大代表、哈尔滨市人大代表。

曾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先进个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中国爱国教育最佳园丁奖;哈尔滨市首批赴国家教育部培训的骨干校长、省数学教育教学能手、省师德先进个人、省科研先进工作者、省心理健康先进个人、省十五重大课题先进个人、省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市模范教师、市三八红旗手、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标兵、香坊区十佳公仆、十佳校长等荣誉称号。担任《教育管理系类丛书》《高等教育系列丛书》《素质教育培训指南》编委,在《校长与教师》等多篇教育杂志上发表文章。

(完稿于201279日。)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