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长缨在手——追求卓越的胡美山校长与兴蒙学校
今日长缨在手——追求卓越的胡美山校长与兴蒙学校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4-01-08

今日长缨在手

——追求卓越的胡美山校长与兴蒙学校

陶继新

 

胡美山,19626月出生。中文本科毕业,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修班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班结业。中学高级教师,清华大学3A校长。现任平邑兴蒙学校校长。县十大杰出青年,市级理论人才、市教学研究会会员、市优秀教学成绩奖获得者、市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教育学会会员、全国教育管理学会理事。专著有《领先一步的选择》,另有几十篇理论文章发表或获得各级奖励。1997年,他通过竞选走向校长岗位,从一片空地开始,白手起家,励精图治,在不长的时间内,使该校成为拥有从学前班到初中的5000余名师生的大型学校,成为省市名校和国家、省、市级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研究学校,参观者达数万人次。

 

地处沂蒙山区西部的平邑县,自古就有人杰地灵之说,是积淀思想、孕育智慧的一方圣地。相传战国时期的集百家之大成者鬼谷子就曾隐居蒙山,向学生们传授哲思大智。军事家孙膑,纵横家苏秦、张仪,生命学家茅蒙都是在他门下脱颖而出的,有的还成了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事亲至孝的仲由,文为辞宗、行为世表的羊祜也曾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佳话。

这些大家的思想与智慧在沂蒙山区飘游了两千来年,迄今仍悠然回旋。默默无闻的平邑县的有识之士,在驻望那高山仰止的思想大智之时,也有了追索哲人足迹的梦想。他们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将思想与智慧作为一种崇高的标的,开始了古为今用的当代追求。

兴蒙学校位居平邑县城,欲走创新之路,欲建卓越之功,一位有思想、有谋略的胡美山校长,与一群德才兼备的年轻教师,崇尚先哲而又饱学现代教育理论,使思想闪烁出光辉,智慧光照出奇彩,改革拓展出新路,奋争创造出辉煌。

兴蒙精神:思想与追索的厚重积淀

用感觉、思维、情绪、意志的心理现象,完全不能概括人的思想世界,它们显然不属于相同的形式。思想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真正所在地,在这里,每一个人最内在深邃的“自我”直接面对永恒,追问有限生命的不朽意义。

胡校长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有思想。

我是在1999年秋色未尽的时候采访他的。没有寒暄,亦无客套,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校长首先是一个思想者,是一个具有教育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的领导。”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平静如水而又掷地有声。

旋即,我对这位年仅37岁的校长刮目相看。

他告诉我,孤灯深夜,他在思想;独步校园,他在思想;会后小憩,他在思想;甚至穿行于喧嚣的闹市,他也在思想。他在思考兴蒙学校创业的艰难,也在勾画兴蒙学校灿烂的未来。而支撑兴蒙开拓进取的是什么?是思想,是精神。何谓兴蒙精神,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思考。

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一直在他的脑际回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啊,真与善、美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它与假、恶、丑针锋相对、水火不容,以让人追求真理以至掌握真理为终极目标。真的前提是实,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人们对实事求是谈论甚多,但这又是一个最难做到的哲学命题。作为兴蒙人,就要敢于和善于求真求实,做实人真人,不浮夸,不溢美,不尚空谈,不图虚名,不做表面文章,不搞纸上谈兵,踏踏实实地工作,真真切切地做人。于是,“求真求实”这四个字,便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哲人言,和谐即美,和谐是美的至高境界。胡校长喜欢哲学,也喜欢美学。他十分欣赏美学关于和谐的诠释,也结合实际去思考这个问题。和谐讲究平衡、对称、协调,是各种力量与资源的最佳搭配,是社会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声不和谐不顺耳,色不和谐不悦目,力不和谐难做工,人不和谐会生疾。个体如此,群体亦然。所以领导与领导、领导与老师、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要合作,以达到一个群体的和谐。合作不力,搭配不好,就会产生摩擦,内力就会无功而耗。而合作至达和谐的境界,一个群体就会为达到既定目标而相互配合,凝聚成众志成城的合力。兴蒙要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和谐合作成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兴蒙是一所新学校,新校长、新老师、新学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胡校长珍视这种“新”,并希望兴蒙始终昭示出新的气象。所以,作为兴蒙人,要有新思想,新追求,不因循守旧,要敢为人先,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他决心与兴蒙人一起,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开拓创新这种颇具活力的精神,与胡校长性格深处的求异探奇一脉相承,也与他的先进教育思想水乳交融。他感到,兴蒙需要开拓创新精神,并要使这种精神物化为活生生的现实。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所取得的成绩就越大。志存高远的胡美山,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就公开承诺:“一定努力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还社会一份满意,一个放心,一个成功。”他认为,兴蒙人应是不甘平庸的追索者,要有超越自我的高标准高要求,于是,“追求卓越”就应当成为兴蒙人永远追求、永无最高尺度的境界的目标。他坚信兴蒙从无到有,由弱而强,会拥有卓越的校长、卓越的老师、卓越的学生,进而塑造一个卓越的学校。

“‘求真求实,和谐合作,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便是你所勾画的兴蒙精神了!”在胡校长呷茶时,我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了这样一种结论。

胡校长放下茶杯,得意地一笑:“不错,这就是兴蒙精神,十六个字,却包含了无限丰富的内涵。”

我急欲再听他的精彩解说,他却神秘地一笑:“请您再去听听老师的意见吧。”

于是,我被他带到学校接待室,教务处主任闫吉印、美术老师武举善、语文老师高建伟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我请他们谈谈兴蒙精神,因为我依然对它兴趣不减。他们不仅如数家珍地讲说这种精神的内蕴,而且还述说了许多生动的事例。最后,他们饶有兴趣地给我讲起了胡校长对全体老师所做的“施政”演讲。

那是1997926日上午,胡校长在老师们面前第一次亮相。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没有文稿,侃侃而谈,从容而不失其大气,话语之间流溢出深厚的理论学养与先进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对兴蒙精神,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诠释,而且提出了“三进三出”的原则:干事业的进来,混日子的出去;不怕苦的进来,图清闲的出去;琢磨事的进来,琢磨人的出去。他很痛心于一些单位的人们离心离德,甚至勾心斗角,宝贵的时间在无谓的争斗中消耗,贻误了事业的发展,也浪费了自己的生命。他希望兴蒙学校的老师,为成就事业而奋斗,不要丧失自我,不要损害集体,将关注的热点转移到事业上、工作上,将人际关系简约化,营造一种和谐奋进的人文环境,共同为构建兴蒙名校而进行不懈的追求。

新鲜。惊讶。愉悦。敬服。

不少老师为兴蒙而来,也为胡美山而来。听了胡校长的演讲,更证明了自己决断的正确。“求真求实,和谐合作,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十六个字,一开始便定格在每一位老师的脑海里。

三位老师讲得入情入景,我则听得如痴如醉,兴蒙精神,也在我的脑海中回旋徘徊,萦绕不去。

选贤任能:使学校充满活力

兴蒙学校始终充盈着生命活力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便是聘任制。胡美山是第一个受聘者。

他就是经过理论考试、听课评课、答辩演讲等,在21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被聘为校长的。

814日的校长授聘仪式上,胡美山只字不提学校发展的困难,不提资金紧张的问题,而是向领导提出了允许他在全县范围内招揽人才,选聘教师的请求。这一请求当即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与支持。

韩仲文、吴歧廷、耿帅、高峰、金明同等学校中层领导与笔者谈起这一场景时,依旧感慨不已,深深佩服胡校长的战略眼光。因为他有了选聘权,才有了今日群英荟萃的优秀教师队伍,有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以及追求卓越、成为名校的坚实基础。

为了招贤纳士,胡校长可以说六亲不认,拒送礼者与走关系者于门外,并亲自制定了招聘的八字方针、二十八字标准、六字方法和十二字程序,而且严格执行。八字方针是:“公平竞争,惟贤是举。”做到标准公开,条件公开,招聘程序公开,参聘人员公开,成绩公开,聘结果公开,平等地竞争。二十八字标准是:“师德高尚,思想开拓,业务精专,功底深厚,兼有特长,结构合理,身心健康。”对此,胡校长又在报纸上发表宏论:“用才必先聚才,聚才必先识才。教师业务要精良,师德要高尚。兴蒙用人坚持惟贤、惟德、惟才。智能平庸、情商不高,不能与同仁凝聚者,坚决不用!”六字方法是:“查、问、考、测、听、观。”查其人事和业务档案,问其知情之人,考其工作实绩,测其理论水平,听其课堂教学,观其答辩与演讲时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反应速度、心理素质,尤其是“施政”策略。十二字程序是:“层层筛选,逐步淘汰,优中选优。”多角度、多侧面对应聘人员进行了解,立体地全面地审视每一个应聘者。

胡校长制定招聘方略,却不直接参与招聘工作,他将大权交给品德好、业务棒的评委,由他们具体进行选聘工作。经过审查、调查、理论测试、课堂教学、答辩演讲等,选出了几十位高素质的老师。这些老师平均年龄仅有28岁,大专以上学历者占86%,市级以上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各类获奖者占76%,100%为县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1998年和1999年所选聘的教职工与1997年一样,依然年富力强,德才兼备。

韩仲文与吴歧廷等也仅三十多岁,却都已有了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成了全县乃至全市具有比较高的知名度的老师。他们说,同这些凭着自己的品德与才识过五关斩六将走进兴蒙的老师共同工作,感到志趣相投,充满活力,幸福异常。

不过,我感到愈是能者汇聚之地,愈是容易演化出文人相轻的闹剧,所以,在如何使用这些老师方面,还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对于我的担忧,他们似乎早在逆料之中,他们认为胡校长长于谋略,善于用人,堪称帅才。他重在选将用将,再由良将布阵打仗。另一方面,在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方面,胡校长选取了后者。知识分子难领导,也好领导。如果没有思想,没有权威,没有水平,婆婆妈妈,他们便不服你,领导起来也捉襟见肘。但知识分子敬重有思想、有品德、有学识的人,这样的人当领导,便能驾轻就熟,左右逢源。胡校长提出了“首先、靠后、一样、多劳、公正、公开”十二字校长之道。“首先”是说要老师做到的校长首先做到,他带头学习、听课,并且亲自评课。胡校长要求老师不吃家长的请,他首先不吃家长、老师的请。“靠后”是说有关利益方面的,领导要靠后。“一样”是指在工作上一样要求,即使劳动,校长也与老师一样干;外出几十里的活动,也不以车代步,而是与师生同行。奖罚也一样,一次上级来人,胡校长中午迫不得已喝了酒,回校之后,根据学校规定,罚款50元,不仅受了罚,而且公开写在黑板上。“多劳”即多工作,他早起晚睡,暑假也不休息。有人做过统计,两年多的时间里,连同节假日计算在内,他只休息了十来天,而且每天工作时间均十二三个小时。“公正”即是一碗水端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职工。“公开”即不搞神秘主义,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增大决策的透明度。

正因如此,老师们敬服校长,工作干得舒心而起劲。有校长在与没有校长在一个样。各司其职,努力工作,成了每一个人的自觉追求,而不是领导拨一拨转一转。这样,胡校长可以从容地去思考大问题,干些大事情。

可以这样说,胡校长的人格魅力与努力工作,既给老师们树立了榜样,又使聘任制的实施获得了保障,又有了对学校教职工的人尽其能,层层聘任。他只聘任品德好、有才识的中层领导,然后再由他们自主地聘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和老师,此之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中层干部有了校长的充分信任,同时也有了压力,有了高度的自觉性与责任感。胡校长说有的校长其实是姓“钱”的,抓住财权,牢牢不放。他说自己主要是姓“教”的,是个教育校长。两年多的时间,两千多万元的建筑和购物款,均经后勤主任之手支出,他绝不插手具体的财务问题。这样,他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思考与写作,审视当代教育的新形势。中层领导也从胡校长那里受到启发,选聘老师重德重才而不重关系。作为老师,只有德才兼备,努力工作,才能够受聘使用,反之,便无立足之地,立身之本。如此一来,每一个人都在想着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想着如何做好工作,兴蒙学校出现了一种既和谐相处,又你争我赶的学习、研讨与工作的空气。

告别兴蒙时,已到了华灯初上的时间。而我眼前,却久久地浮现着一个生机盎然的生命群体在如鱼得水地驰骋才思。

人本思想之一:由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

1998年秋,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兴蒙学校假山旁。

胡校长与一个刚刚报到的一年级新生在交谈。

小家伙讲的是他在家乡的调皮故事,而且不时哈哈大笑,不时手舞足蹈;胡校长听得笑出了眼泪,前仰后合,也给他讲起了自己童年的故事,把小家伙笑得在地上打滚,站起来指着胡校长说:“你现在还是个大调皮鬼!

小家伙还不知道他是一校之长,半个小时的时间,他们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忘年交,小家伙临走时,还扬着小手在叫:“大调皮鬼,明天见!

一抹夕阳洒在胡美山的脸上,令他感到彻心的温暖与舒服,他有一种返归童年的快乐与向往。

有人大惑不解,与这个不谙世事的小顽童平等地交流,是否有失校长的身份?

胡校长却不这样认为,他感到小孩子也是人,具有同等交流的价值,理应受到尊重。有权势的,无地位的,大人,小孩,都是大写的人,在胡美山的眼里,没有高下贵贱之分。这缘于他的家庭教育,他的母亲用言语与行动给他上了许多生动的教育课。母亲爱自己的子女,也爱自己的乡邻;甚至外地来的乞丐,也让他们住在自己的家里,宾客相待。这颗爱心,也在胡美山心灵深处久驻不去。

后来胡美山上了学,当了老师,现在又当了校长,爱心仍在,善良依然与他为伴。

他对柳斌同志所讲素质教育的三性——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十分激赏,同时,他认为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现在又有了新三性,即人本性、创新性和未来性。

胡校长认为,人本性至关重要,从素质教育出发,就要把学生当作人,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是教育人的,人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没有人,便没有教育。但现行的教育恰恰忽视了人的存在,人在教育中失落了,学生的灵性与创造性荡然无存。最复杂的育人工程,简化成了考试的训练;最应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异化成了对标准答案。所以,胡校长提出了为学生一生设计,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的主张,而决不以牺牲学生一生的代价去换取一时的高分和所谓的荣誉,风物长宜放眼量,瞻高瞩远计未来。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将学生置于教育的中心,从活生生的生命出发,将童心还给学生,将灵性还给学生,将时间还给学生,将主动权还给学生,以把学生培养成完善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主知主义与主情主义的统一。要想育人,必须首先关心人、尊重人,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的赏识与期待。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日本铃木健二讲:“人虽然各不相同,然而却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渴望自己为别人所承认,所信任。”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是渴求得到赏识。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良好的期待能够换来良好的效果,真诚的期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为此,兴蒙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一、操行评语:用赏识代替挑剔。

胡校长感到以前所写的操行评语不够尊重学生,不是含着一腔炽情去赏识学生,而是像局外人一样居高临下地对其品头论足,与学生的距离相去甚远。尤其是所用否定词太多,对学生的挑剔多于褒奖,负面信息过多。所以,愈评价学生愈看不到光明,与老师的距离愈大,尤其是后进生,没有成功的体验,甚至形成逆反心理,每况愈下。

关心学生,就要在其人之初的心灵上,让高照的艳阳代替阴霾的天气,让深情的关爱代替冰冷的说教,让舒展的灵性代替沉重的枷锁。

那么,如何改革呢?首先是变换人称,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变“他”为“你”,从感情上与学生拉近距离。同时,不是泛泛而谈,人云亦云,而是真实具体,写得富有情味。满怀着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挖掘蕴藏在学生身上的优点与潜能,多用赏识与信任的话语去评价,对优点可用溢美之词,使学生感受被老师欣赏的愉悦。写缺点不足时,含蓄而不失其分寸,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用希望代替指责。

胡校长将自己的思路在会上讲出后,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感到新颖而有道理。胡校长说,这不仅仅是提倡,而且是硬性规定,必须如此去做。

新的评语出来了,学生耳目一新,受到鼓舞,家长也感到十分满意。1998年春节刚过,胡校长便和几位主任组织班主任共同编辑了一本学生评语集锦《真诚 尊重 赏识 期待》,每班十篇,凡百余篇。今撷取两段评语如下——

“课堂作业你总能第一个完成,回答问题你总是第一个举手;尽管你的作业有时出些小的差错,回答问题有时不够完善。老师却十分欣赏你的机敏与大胆。不过,我对你还有一份特殊的期盼,在你因为一点点小事与别人发生冲突时,请你放下紧握的拳头,换成谦让的一笑,好吗?我相信你是不会让老师失望的。”学生的优点写得十分具体,而存在的问题却写得含蓄亲切,老师的殷切期望、拳拳爱心,在字里行间汩汩流淌,流进这位学生的心里,并升发出一股催其改过的内在力量。

“你是活泼天真的好学生,有一张可爱的笑脸。你那优美的读书声,时常响在老师耳边,你读课外书的神情特别专注,这说明你十分喜欢学习。但你的成绩提高不是很快,你想过没有?有时不注意听讲,知识会悄悄从你身边溜走,这该有多可惜啊!新的学期,你的学习成绩将会有一个新的起色。”老师将这位同学写得很美,也很生动;指出了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而且是用流动着师爱的描写表达,令这位同学心服口服而又生出舒服的感觉。用展望未来的方式表达期望,相信与希望都表述得尽善尽美。

寥寥几句的评语,却蕴藏着兴蒙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素质观与评价观,对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课堂评价:用鼓励代替惩罚。

以前的课堂提问,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比较简单,如“对!”“不对!”“坐下!”甚至对回答不好或回答不出的学生实施罚站,或让同学们羞他,甚至老师还进行讽剌挖苦:“真拿你没办法!”“笨蛋一个!”“你一辈子也成不了材!”等等。

注重了学生的人本性,受到了评语改革的启示后,兴蒙学校的课堂教学提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回答正确的,或有创新的见解,或有多种解疑的方法,老师便当即肯定与表扬,并要学生为之鼓掌,以示祝贺,让这些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继续努力而获胜的自信。回答不上来或回答不正确时,老师便给予暗示、点拨和诱导,或让同学帮一帮,答上来便及时鼓励,实在答不上来也鼓励其勇于回答问题的精神,然后再微笑着让其坐下再思考,或摸摸头表示理解与安慰。没有回答不好问题的尴尬,有的只是理解、关心与期望。加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难度的问题而设计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兴蒙课堂教学提问出现了学生们心情轻松、大胆发言的新景观。

三、作业评价:用具体代替一般。

原先对作业评价只打对号或错号,得甲、乙、丙、丁,优、良、中、差,这样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现在作业做得好的,加印小红花、小红旗,说明特别优秀,获得这种鼓励者便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作文评语已不再是千篇一律的中心突出不突出,内容丰富不丰富,结构完整不完整,句子通顺不通顺,书写工整不工整之类的空话,而是突出个性,突出特色,写得新颖而又富有针对性。现摘录两段----

“从文中可以看出,你妈妈和你奶奶之间好像有什么误会。你已经长大了,有些事不能只听一面之辞,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妈妈和奶奶之间的误会,你可以想办法去消除。为了你全家的幸福,动动脑筋吧!”不仅有殷切的关照,还有指点迷津与善良的期望,是对作文的评价,也是对如何为人的教育。

“你的文章写得自然、朴实、形象,家乡的美景宛若眼前,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如果态度再认真一点儿,把不该写错的字写正确,那就是锦上添花了。”肯定得让你心花怒放,否定中让你生出心悦神怡的美感。

四、改革课程结构:用发展特长代替压抑个性。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观念的转变,核心是课程的开设。兴蒙学校建立了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三大板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应试教育”压抑学生的个性,而兴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环境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还特别重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课的建设。在活动课开设时,重视了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全面性,以及实效性、实践性、社会性等。

活动课的类型共分五大类:一类是活动小组形式,主要以下午的两节活动课时间为主,如歌咏、钢琴、民乐、电子琴、鼓号、外语、微机、舞蹈、武术、体操、田径、乒乓球、绘画、中国象棋、摄影、书法、数学乐园、小诗人天地、速算、作家摇篮、小小评论家、播音员之家、蒙山松文学社、读书会、阅读与写作、小记者等小组;二类是系列活动,如“我以兴蒙为荣,兴蒙以我为荣”系列活动,以每两周一个周期,分别开展纪律、卫生、节约、文明礼貌、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等系列活动;“走向独立”系列活动开展叠被、穿衣比赛等;三类是根据节日、时令等开展的一些活动,如学雷锋、学十佳少年、三·八节、六·一节、国庆节、爬山、游公园、看电影、书画展、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文艺汇演、防震减灾教育、安全教育等;四类是一些固定的活动,如两操、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阅览、看少儿节目、低年级玩玩具、初一学生军训等;五类是根据上级安排和学校临时安排的一些活动,如给学校图书角捐书、“捐出零花钱,爱心献给灾区小伙伴”活动、“保护母亲河”捐物捐款活动等。

活动课的开设,为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特长、发展特长的舞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灵性,开发了他们的潜在智能。同时,活动课也构成了兴蒙的一大特色,使整个校园变得五彩缤纷、生机盎然。

五、评选先进:用多项奖代替单项奖。

胡校长在幼儿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人都有奖状,而人人又为获得这一奖状而欣喜异常。小学生是从幼儿园走出来的,年龄尚小,喜欢表扬鼓励;而三好学生的评选只占总数的十分之一,最多也只有五分之一。这便形成了一对矛盾,那就是大多数同学因得不到奖状而沮丧。于是,他决定将三好学生的数量增至三分之一以上,并使余下的三分之二的学生也尽量受到奖励,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都有奖,项项发奖,全面开花。期末评优时,除三好学生之外,还有优秀班级奖、学习标兵奖、纪律标兵奖、特长生奖、进步奖、温馨之家奖、十佳少年等。即便平时,也根据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设立了广播操比赛、书画展览、小制作、小发明、叠被穿衣比赛、学科竞赛、科技之星、兴蒙之星等奖项。这样一来,得奖者增加了很多,三好学生和有某些特长或爱好的学生都得到了充分肯定与认可。特别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有的也得到了奖励,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进取心。

六、家庭报告书:用报喜代替报忧。

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校在家庭报告书的设计上,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主要有两个栏目:一是学生所在班级的获奖情况,二是学生在班内所担任的职务、爱好、特长以及本学期的获奖情况。前者显示的是班级管理和全体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后者是学生个人努力的反映。学校把这些情况一同反馈给家长,孩子在班里担任个“一官半职”或获了奖励,算是给家长报喜,即便没有的,也寻找出一些相对的特长和点滴的爱好,算是给家长一个交待。家长接到这个报告书,不仅可以具体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也因孩子所取得的成绩而欣慰。

七、后进生转化:用多法代替一法。

“后进生是老师教出来的。”胡美山语出惊人,又说,“后进生现象可以在好的老师中消失。”

胡校长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对理论探索与现实思考后得出的一个正确结论。

他寻出了后进生是“老师教出来的”四个原因。一是为了“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后进生这一群体的存在。“应试教育”将关注的视点放在了考分上,所以老师只重视优等生,不关心后进生,既不关心其学习,也不关注其心灵。于是后进生在这种长久的忽视中自感冷落,自怨自卑,思想上不思进取,学习上被动应付,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二是施教中的负信息太多。有的老师经常用一些否定乃至有辱人格的话语评价后进生,久而久之,学生头脑中的负信息也愈积愈多,并逐渐认同了这个角色,产生了自卑情绪,自觉不如他人,形成恶性循环,后进生更后进。三是简单横比,要求划一。无视学生智力、性格、志趣、家庭环境、基础学业的差异,硬性地用一个模型去塑造他们,以一种标准去衡量他们。而这个模型与标准,不是老师头脑中所构想的理想化的,就是班内几个最好学生身上所存在的。一旦有谁达不到这个要求,便进行批评、指责乃至讽刺挖苦。结果是越比后进生越没信心,越比越是望尘莫及。四是简单粗暴,高压政策。老师见后进生进步很慢甚至步步后退,便语出“不行就退学”等刺伤学生心灵的话,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结果是后进生与老师产生了对立情绪,轻则消极对抗,重则怨恨甚至谩骂老师,逃学,以致到社会上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做些违纪违法的事情。

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首先,“后进生可教”作为一种信念,必须在老师的头脑中树立起来,然后则是实施一个“变”字。一是变归因学生为归因老师。首先改变老师自身,然后再去改变学生,即先找出老师自身在后进生教育中所存在的思想上、观念上、方式方法上、水平上等方面的问题,在后进生中树立起形象和威信来,让后进生时时感到教师的真真切切的关爱,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二是变输出负信息为输出正信息。拿破仑的名言“给我足够的奖牌,我就能征服世界”告诉人们,奖励、赞美、赏识、期待等正信息的重要性。老师要着意发现后进生的优点,甚至是相对的特长、小小的闪光点,并给以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使之感受到老师的关照与赏识,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告别自卑,走向自信。三是变对立为沟通。后进生便是老师的病人,要精心照料和呵护,要去抚慰其心灵,与之平等对话,真真正正地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四是变单视角为多视角。从一个角度去审视学生,只可以得出少数学生是人才的结论,只有个别人是成功者。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感到他们人人都是人才。这种观点不仅正视了学生的客观差异,而且肯定了学生在不同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长。若只以考分来界定学生的优劣,成绩不好者自然都成了后进生;而如果从多视角去审视与界定,这些后进生可能又是优等生,甚至相当出色。视角一变,思路一展,眼前的天地顿时变得宽阔起来。五是变一法为多法。老师不能只为优等生设计方案,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材施教,使每一类学生都能有所进步,都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考试、分层次评价,激发需求,引发动机,启发思考,巧置情境,巧设问题,巧释疑难,想方设法让学生好学、乐学并能下苦功学,从而改变在学习上的被动局面。

兴蒙老师认同并实践了这五个“变”,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与后进生谈心、定期辅导、指导学习方法、一帮一、及时发现闪光点、培养业余爱好、与家长沟通、给后进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合作学习、晓理动情、分层施教、对症下药、以爱动心、促生自强、优生带动、兴趣激励、培养爱好、发展特长等。观念的转变,方法的多变,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大批后进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有个叫叶龙虎的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素质较差,在教室里竟骂了老师是孙猴子。孙老师来到教室后,学生们争着“告状”。叶龙虎满脸通红,偏偏说没有骂。孙老师不以为然地笑着说:“孙猴子就孙猴子吧!”结果是满座皆笑,连叶龙虎也笑了。从这件事上,他感受到老师的宽厚与善良,对孙老师既感激又敬仰,以后,他像变了个人似的,品行与学习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后进生张坤与同学吵架,被叫到办公室,老师准备批评他几句时,却发现他的手很脏,指甲很长,手也裂得厉害,于是,老师打了盆温水,给他洗手、剪指甲,并抹上手油,还和风细雨地与他谈心。后悔与感激使张坤同学热泪盈眶,此后好多天没再做出越轨的事情;半年之后,他已经变得很好了。

八、关注优等生的心理健康:用正视代替偏爱。

与后进生相反,优等生是在鲜花与荣誉的簇拥下生活的。但他们因为成绩优秀和受宠而骄傲,甚至盛气凌人,颐指气使,看不起中下程度的学生,合作性差,依赖性强。为了满足老师与家长的过高期望,以及个人的虚荣心,他们拼命学习,深怕成绩下降。但是一旦考分降低,便感到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心里沉淀起自卑的重荷,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心理方面的问题。

胡校长认为,这是为一般学校忽略的一个问题,一要正视,二要解决。平时教学中,不要给优等生过多的偏爱,注重他们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培养他们宠辱不惊的思想品质,以及面对困难的抗挫能力等。

九、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用全面树人代替单纯学知。

以人为本,不仅要把学生当人来看待,还要把他们塑造成品学兼优的有用之人。教育的本位价值与终极目标便是树人。树人必先树德,因为德是导向,是对人生观的判断,是决定选择的价值坐标。

但目前学生的思想状况令人堪忧,以自我为中心、独立与自理能力较差、任性娇气等。所以有人说,这一代孩子很富有,表现在物质上;这一代孩子很贫穷,表现在精神上。

兴蒙的办学宗旨,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学习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使其成为精神富有者。

兴蒙学校的寄宿制为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了便利,它强化了学校教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家庭与社会的负面影响,学生可以与良师益友为伴,健康地成长。这在当前家庭教育思想不够端正,教育艺术性不强,社会教育普遍无力,教育环境不良的情况下,无疑是一个上上之策。兴蒙学校充分运用了这个优势,可以说达到了匠心独运的境界。墙壁能讲话——让学校处处蕴含教育;强化主阵地——寓德育于课堂及生活之中;让学生广泛参与——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人人抓德育——实施全面育人管理;规矩成方圆——规范学生品行。所以,走进兴蒙,你会看到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与其他学校大不一样,学生们文明守纪,自律自强,身心健康,尊长爱幼,素质全面,不挑食,不任性,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与心理素质,有比较高雅的谈吐与气质。

“小天才”刘碧峤是兴蒙学生的代表。现在的孩子大多崇拜影星、歌星、球星,而她却不同,她对学习、对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她说:“学习是一种乐趣,学习的心情是愉快的,我希望知道得更多。”课堂上她冷静分析,周密思考,大胆发言,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课堂之外,她对绘画、剪纸、微机、写作、主持节目、办报纸等也有浓厚的兴趣,她的作品多次发表和获奖。对当前一些青少年表现出的无责任心、脆弱、自私,她深表反感,主动发起了“献爱心,争做好少年”的活动,使同学们受到深刻而生动的教育。

钱伟伟,上下几辈就这么一个女孩,娇气、任性、执拗,什么都以自我为中心,一旦不合心意,就又打又骂,摔物、撒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挑食、偏食,人瘦得皮包骨头,学习不踏实,成绩一般。她转校到兴蒙后,在兴蒙良好环境的熏陶和教师的精心教育下,像变了个人似的,娇气、任性不见了,班里的事积极参与,同学的事主动帮助,学习成绩稳步上升,不再挑食、偏食,人也长高了,变胖了。特别是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不但在校自己穿衣、叠被,而且回到家中帮助父母做饭、洗衣服、整理床铺。有一次父母外出,自己竟在家中包起了水饺,从剁馅、和面、包制到水煮,全是自己干的,父母回来一看喜出望外,心花怒放。这可是个不到十岁的小姑娘呀!

人本思想之二:理解、解放、关心、尊重、感谢

关注学生的心灵是教育人本性的关键。但是,却很少有人说到关注教师的心灵,老师一味地输出,做着默默的奉献工作,一方面,老师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等光环笼罩着,另一方面,又有“家有半碗粮,不当孩子王”的尴尬现实。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圣化与俗化的矛盾体。

那么,谁来关注老师呢?那当然由校长来具体承荷这一历史重任了。

从人本出发,就应当将老师放在学校主人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并理解他们、解放他们、关心他们、尊重他们、感谢他们。

一、理解老师

当老师十分不容易,肩负着社会的重托,家长的期望。老师的工作是百年大计的育人工程,任重而道远。老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长效性、繁重性和隐性。老师无权、无钱、无车,潇洒不起来。一般学校师生的比例是14,兴蒙却是18。特别是兴蒙实施的学生寄宿制,又使一些保育老师像妈妈似的一天24小时盯在那里。她们都是年轻妈妈,家有正在吃奶或刚刚断奶的孩子无法照顾,却要管理着从不同家庭而来的几十个孩子。就餐卫生、洗衣看病要管,拉屎撒尿也要管,不是亲生母亲,胜似亲生母亲。况且这所学校的学生家庭有钱者多,认为我是用钱买的,你就得给我管好孩子,期望值很高。所以,更加重了老师的心理负担。

老师很苦很累,却干得心情舒畅,这便缘于学校的公正,领导的理解。老师要求很低,理解即可。每次总结工作,胡校长都对老师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由衷的感谢。而且胡校长容忍理解老师的过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求全责备,多表扬,少批评,多看优点,少看缺点,多看主流、主干,少看支流、枝节,多用奖励,少用惩罚。赢得了老师的理解,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胡校长说,理解比什么都重要,理解万岁。

二、解放老师

应试教育将老师搞得苦不堪言,有时晚上和节假日还要加班加点。兴蒙要搞素质教育,就不仅要减轻学生的负担,也要减轻老师的负担。方法之一是减少办公时间,由原来的每天7节课减少到5节课时间。上午和下午的最后一节课,除有课者外,老师们可以自由安排,回家、上街等自随其便。方法之二是改革备课。以前的教案要求几步几法几环节,几乎成了八股文,不是为了应用,而是为了检查,可谓劳民伤财,而且助长了抄袭风、虚夸风。胡校长则不然,他主张改革备课,提倡老师写简案,腾出时间研究教材、教法与课堂教学,思考问题,读书学习。方法之三是轮流上班。早操由正副班主任和保育老师三人轮流带操,其余两人可以不到。早读、晚自习、娱乐时间、两周之间的看护学生,也是轮流进行,以减少老师的劳动时间。方法之四是灵活掌握出勤时间。根据教学、保教、后勤三大块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的不同特点,制订了灵活的上下班时间,不搞一刀切。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做硬性规定,以免在班上无事可做,空耗时间或低效劳动。方法之五是净化心灵。心不累则身不乏,人之解放莫过于为之营造一个淡泊宁静的心理环境,而这一切又来自于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强调琢磨事而不琢磨人,淡化人际关系,创造了一个互相尊重、理解、信任、帮助、仁爱的氛围,解除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安顿了他们的心灵。

三、关心老师

关心老师,就要把老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思想等时时挂在心上,处处为他们着想,使学校充满浓浓的人情味。

在学校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耗资四百多万元,新盖了两座宿舍楼,解决了七十多位老师的住房问题。春夏两季,为老师置办服装,除上下衣外,还有衬衣、领带、皮鞋、汗衫、女老师的裙子,可以说从头到脚,全副“武装”。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为老师入保险,定期给老师过生日。老师的亲人有病,学校领导专去看望。红白之事,也前去祝贺与慰问。竭诚解决老师夫妻分居、子女入学等关系其切身利益的事情。为已有住房的老师安上了有线电视与内部电话。发给老师一些饭菜票,让他们在学校餐厅就餐。每逢节日或举办活动后,胡校长便与老师们聚在一起,边喝边说,边唱边笑,气氛热烈而和谐。即便评先树优、评职晋级也向教学一线倾斜。

特别是激发教师的高级需求,为老师们自身价值的实现,创设了一个浓郁的人文氛围,为老师的业务学习、教学研究与科研等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尊重老师

老师是学校的主人,所以胡校长主张领导要放下架子,采纳老师意见与建议,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集合众智,无往不胜。在制订学校规章制度时,充分让老师发表意见,吸纳好的建议,上上下下、反反复复好多次,尽量使之趋于合理。1999年又搞了“我为兴蒙进一言”活动,收到130多条建议,而且不少很有见地,从中可以看出老师们的主人翁意识,在他们那里,蕴藏着很多智慧。老师们感到自己是兴蒙的一员,具有了参与管理、希望兴蒙快速发展的强烈意识。他们感到自己不是匆匆过客,而是以校为家,以家为校,具有很强的家校意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得到了重视与尊重,走上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高层境界。

五、感谢老师

两年多的时间,兴蒙已经小有名气,胡美山的大名,也已为不少人所知晓。人们常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特别是采访了胡校长及一些老师后,我对他更是敬仰有加。但我一提起这一感觉时,胡校长却话锋一转:“除教委倾力支持外,关键是有一批德才兼备的老师,他们永远是我的骄傲,是兴蒙的自豪,我将永远感谢他们。”于是,他给我讲起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有的令我肃然起敬,有的令我感叹不已。单就义务献血说吧,学校没有专门开会号召,只在小黑板上写了一个简单的通知,报名者就占职工总数的80%之上。而他们有身体羸弱者,有患病初愈者,有的则是已经献过一次甚至两次血者……在采血现场,医生们向兴蒙人竖起了大拇指。

说这些话时,我分明看到胡校长眼中的泪水在打转。他将自己撰写的《礼赞兴蒙》送给我,那是一首饱含激情的诗章:“兴蒙哟,兴蒙,你可看清/他们上下协力,众志成诚/他们不畏困难,敢于负重/他们钟情事业,热爱学生/他们追求卓越,精力全倾……谁来作证/大海扬波作和声,我来作证/四面青山侧耳听,我来作证。”

胡校长说,这种感谢之情始终在他的心底流动,因为是这些老师成就了兴蒙的大业,也成就了他校长的事业。苦累都让老师们受了,而名誉却让他胡美山得了,他很内疚,觉得对不起老师们。

是啊,胡美山将自己融入了兴蒙,也融入到老师之中去,校长是人,老师是人,在这个大写的人里,有一脉相承、水乳交融的血液在激荡。

学校管理:科学化与特色化

特殊机制给兴蒙点燃了亮色,也给胡美山创造了一个一展宏图的空间与机遇。具有超前眼光与敢为人先胆识的平邑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县教委主任高彦岭,决然走改革之路,在兴蒙学校实行“公办民助”的办学体制以及“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的内部管理机制。这种体制和机制极具优势,解放了教育生产力,激活了学校内部活力。兴蒙学校成为平邑县教育上的一个“特区”。胡校长充分发挥了这种体制和机制的优势,使兴蒙的学校管理走上了科学化和特色化的道路。

一、法治管理

依法治校是学校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人治还是法治,是一个学校管理是否成熟、完善、有效的重要标志之一。胡校长决意将兴蒙引向法治的轨道。1999年暑假期间,胡校长组织有关人员,耗费了很大的精力,制定或完善了学校规章制度,将其分为总体类、岗位职责类、制度类、学生类等,多达一百多项。这些法规符合兴蒙的实际,具有本校的特色。

再好的法规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或半途而废,都将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所以,实施比制定更重要,更关键。为此,胡校长提出了“六不”原则:不讲缘份,不讲身份,不论学历,不论资历,不看职务,不看职称。而且从严掌握,坚决落实,奖罚分明,臧否有度。开学之初,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因为想家偷偷地逃走,后又被人送归学校。胡校长认为此事关系到兴蒙的声誉,必须重罚,根据《师德考评细则》,给当事人扣除量化分300分、罚款300元的决定,并给分管主任与胡校长本人分别扣除200分、100分,200元、100元的处罚。处罚决定公布后,在全体教职工中引起很大反响,它让教职工看到了学校执行法规的决心与力度,从反面强化了责任心与敬业精神。同时,对成绩突出者,则给予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而且奖罚及时公布,一般是当天或第二天在各部小黑板上公布出去,一个月汇总反馈一次,一个学期总结一次,并兑现奖惩。这种及时性有利于教职工自我或他人及时地发现优点和不足,便于发扬长处,纠正错误,解决问题。而这种透明性破除了奖惩的神秘感,让教职工心理平衡,心服口服。走遍兴蒙,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所有的教室、宿舍、餐厅、办公室内外不见挂一个字的规章制度,挂的全是名人名言、书画摄影以及师生美术作品等,他们不是具有强有力的规制的制订和落实吗?问过胡校长才知晓个中缘由。胡校长主张规制不应挂在墙上,而应挂在人心上,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应是崇高、优美、典雅和艺术的,不应该由冷冰冰的清规戒律来充斥。

二、系统管理

把分散的力量聚集起来,把个体的行为变为群体的行为,把发散的目标汇成统一的目标,就是管理。按系统原理,胡校长把兴蒙学校这个大系统划分为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子系统,即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各子系统都有明确的职能:决策系统设校长室,主要是校长,负责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检查、总结等;执行系统即职能部处,设三部五处,即幼教部、小学部、初中部、行政处、教务处、学管处、总务处、科研处,分别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老师学生的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等实施管理;监督系统设督查部,负责审议、督促、考勤、量化、评估、反馈等。各系统要关联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子系统不可能脱离大系统和它系统而独立存在。执行系统执行决策系统的决策,监督系统监督决策和执行情况,同时向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反馈信息,以便在新的层次上决策和执行,这就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首尾相接,环环相扣,相互开放,运转有序。

这个系统有明确的目标,这是管理的发端,又是行动的指南,更是各种力量的凝聚点。没有目的和目标管理,系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兴蒙学校的整体目标,即管理的目标是“四个一流”,即一流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这个目标起点高,气魄大,充满自信,鼓舞人心,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同时,各系统又都具有目标,乃至每个人都有目标。大目标规定小目标,小目标服从大目标。综合这一理论和一个学期的实践,胡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又制订了一个目标管理方案。

目标管理方案分系列设置目标,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如果硬性地把全校所有的职工拉到一个尺度上进行目标管理和评价,显然不够科学合理,任课教师与伙房工人的工作就很难用同样的尺度去衡量。于是,结合学校实际,将学校目标管理的大系列分成了七个子系列:任课教师、保育教师、班主任、后勤职工、餐厅人员、职员、学校管理人员目标管理评价系列。

在进行目标管理和评价时,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结合起来。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相当部分属于精神领域的东西,很难用准确的数字来衡量,所以,在客观目标管理和评价的基础上,加上了主观的目标管理和评价,两者的权重大约是82。同时,又将过程管理和终结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兴蒙将管理的重点放在过程之中,如考勤、教学过程管理、日常检查等,都一一记录在案,并及时反馈,及时纠偏,防止积重积弊的现象发生,使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到期末的时候,对这些记录的情况进行汇总。经过一次、两次甚至三次量化,并结合其他项目,进行终结性管理和评价。

通过以上的管理和评价,基本上可以把每一个教职工界定在真实合理的位置上了。

由此可见,这种管理从计划、决策到执行、实施、监督、检查,既有法可依,又形成了一个系统工程,规范、科学、有效。没有这种科学先进的学校管理,就不能很好地发掘出人才的潜能,兴蒙就不会创造出好的质量和特色,追求卓越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三、思想管理

在学校管理方面,我最欣赏的是胡校长的“思想管理”说,他说这是高层境界的管理。

在胡校长的家中和办公室里,我看了他读的书,不仅有教育理论、历史、文学、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毛泽东、孔子、老子、孙子、柏拉图、罗素等大思想家的书则放在了显著的位置。

我看不出他有思想者的风度,他接受我的采访时,平静地坐在椅子上,平静地谈着,但我却感受到那份平静表层下所蕴藉的思想内涵。

他说,统治人的最本质的东西是思想,它可以穿越时空,是永恒的。权力也统治人,但却受到时空的限制,仅限于彼时彼地而已。思想的统治以人们的主动接受和内化为前提条件,是一种软工具,无声无息,潜移默化,但却魅力无穷,磁石一样吸引着人们为之倾倒,为之去奋斗,去牺牲。它是一种最高的智慧,绚丽多姿,美丽动人。而权力的统治基本上是以被动的方式让人接受的,是一种硬工具,需借助机制、机构、组织等,自上而下地去实现,以让人服从和遵守为目的,它是有形的,物质的。

权力者可以是思想者,思想者可以是权力者,可用权力推行思想,可用思想驾驶权力,但最终还是权力层消亡,留下的仍是内核——思想。孔子、老子、孟子、鲁迅、亚里斯多德、柏拉图、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多少权力,而只有思想。但从古到今,乃至将来,却永远地产生着巨大影响。它是无限的,是超越有限的权力的,是永葆生命活力的。

思想来自于学习、思考和实践。

胡校长由此讲到当今的校长,他将他们归为三类:一是事务型的,二是谋略型的,三是思想型的。

第一类校长以处理常规工作为主,无目标,无计划,一切都是短期行为。这种校长毋需多大的能力,一般人都可以胜任,其结果是学校也是常规型的,“芸芸众生”而已。

第二类校长有谋略,讲究工作艺术与技巧,有明确的目标与一定的计划,甚至可以管住老师与学生,乃至在一定的范围内取得具有一定轰动效应的成绩。

第三类校长则是形而上的,思想型的,有自己的主张和价值观、教育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管理观。自成系统或者尚不成系统,自成体系或者尚不成体系。这种校长注重精神领域的东西,不大过问具体的事务。

从第一类到第三类校长的层面愈来愈高,也愈来愈少。真正形成思想体系的校长,在中外都是凤毛麟角,例如陶行知、蔡元培、苏霍姆林斯基、裴斯泰洛齐、小原国芳等。

谈到此处,胡校长从椅子上站起来,挥着手说:“我并不是自不量力者,更不是说自己是第三类校长,甚至第二类也不是,但我在追求,我在向那个方向努力。所以,经过学习、借鉴、思考和实践,我在办学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研科研、师资建设、校家联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做了点滴的、零碎的思考。”

说着,他将即将出版的《领先一步的选择——兴蒙学校整体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一书的五校稿递给我,这是一本30多万字的专著,是他两年来校长工作思想的结晶,其间凝聚了他的心血,也凝聚着他的思考。

无怪乎采访了许多老师,他们都对胡校长佩服得五体投地,都在他的影响下兢兢业业地工作,不断地完善自身。如果这叫作管理的话,那便是人格魅力的管理,思想的管理,无形的管理。P>

环视一下胡校长的房间,只有几架书橱在那里赫然醒目,上面摆放的图书,似乎也在向我传递着思想,并娓娓动听地叙说着胡校长与它们的交情。

学习研究:为蛟龙创造大海

李大钊、毛泽东、鲁迅、胡适工作过,蔡元培担任过校长的北京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学府,驰名中外。那里拥有一批有识之士、饱学之士,甚至是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科学家等,有了这些专家学者的执教,才为我国乃至世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英才。北京大学的名字,也积聚了更深厚的内涵,成了人才荟萃,莘莘学子心向往之的地方。

起乎“青萍之末”的兴蒙学校,自然永远无法与北京大学比肩,但是,胡美山却从北京大学那里受到了启发,有了构建名校的宏远规划,决心让兴蒙从偏远的沂蒙山区,响彻齐鲁大地,乃至踏进全国名校的殿堂。于是,他有了构建名师的构想,有了为老师营造浓郁的学习研究氛围的实际行动。

一、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

当今是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的时代,教育要面向未来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兴蒙不是为过去而存在,而是为未来而存在。所以,仅靠在学校期间和在教科书上所学的那点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有足够的新知识和大量的现代信息,而且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艺术、新技巧。以前的信息源以老师为主,有时甚至是惟一的渠道,而目前各种媒体都在向外输出信息,意欲获取知识,就要多方面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为此,胡校长响亮地提出一个要在兴蒙营造学习氛围的要求,以将学习变成每一位老师的内需与自觉行动。

1.大力倡导与鼓励

无论是大会还是小会,甚至与教师的谈心,胡校长的话题总离不开学习,有时甚至是中心议题,不仅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而且认为,兴蒙学校应是一个学习的学校,思维的学校,创新的学校,兴蒙的人都是学生,包括校长在内,都要学习。在胡校长看来,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体生活更为本质,每个人的生活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和一个沉缅于歌厅、舞厅、麻将桌上的人,他们肯定生活在绝对不同的世界上。所以,他提出了“三多三少”的主张:少逛商店,多逛书店;少看电视,多看书;少打扑克,多思考。

2.率先垂范,积极实践

宋朝诗人黄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而且可憎。”胡校长对此颇有感触。一校之长,可以说日理万机,但他是再忙不能少了读书。读书成了一种嗜好,因了读书,在看世界时就有了一种特别的眼光,甚至有了一种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所以,他喜欢读书,不仅是倡导者,而且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学习者的形象,给老师们留下了一个孜孜不倦、好学上进、知识丰富、勤于思考的印象。胡校长办公室和家中摆设的最大特点就是书多,从书架上,到桌子上,甚至床铺上,古今中外各方面的书俯拾即是,随时翻阅,十分方便。近几年,他还研修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他经常给人们说,人生有两大爱好最有价值,即体育锻炼与读书,一个作用于人的生理,使人身强体健;一个作用于人的心理,使人精神丰富。胡校长爱读书、勤读书的习惯已经影响了一大批教师,他们也渐渐地与读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3.给老师创造条件

一是与国家、省、市及大专院校的有关专家学者取得广泛的联系,赢得支持与指导,胡校长称之曰“借脑工程”。现在,已聘请了14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的顾问,并邀其来校作学术报告,指导工作,这对促进兴蒙学校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二是与兄弟学校进行联合。这种联合有属于联谊性质的,有的则是共同开展一些教科研活动。三是走出去,请进来。借助外部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经验,以借他山之石攻玉。两年多来,学校拿出20多万元,组织上千人次到外地学习考察,参加年会与教研活动,加速了教师的成长进程。像读书一样,胡校长也是一马当先,走了十几万里路,听过几十位专家的报告,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与启发。19981129日至122日,在徐州还听了苏霍姆林斯的女儿乌克兰教科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以及乌克兰格雷什国家综合实验学校校长米格拉也夫娜等人的报告,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以及在乌克兰的实践情况,并洋为中用地“拿来”为我所用,用以指导兴蒙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

4.“逼”老师学习

为了让老师的学习落到实处,胡校长和学校领导采用了“逼上书山”的方法。对每个学期应该读书的量、笔记量、心得体会等做出硬性规定,即使假期间,也有具体的要求。学习是一个硬任务,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有的好书,则由学校统一购置,并要求每人读后写出心得体会,在集中学习时间交流与研讨。

正是因为有提倡,有措施,兴蒙学校老师的学习风气越来越浓,终生学习的观念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老师的心里,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读书多了,知识丰富了,教学与教研,也便踏上了一个崭新的层面。

二、努力营造研究的氛围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学思结合、学研结合,才可以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营养,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取得成效。这是成为名师、名校的必由之路,舍此没有别的选择。所以,胡校长在大力提倡教师努力学习的同时,又在构筑努力研究的框架。

1.建全机构

兴蒙学校不仅以年级为单位组建了教研组,而且成立了科研处。教研组具体负责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科研处则负责教科研信息采集、《兴蒙校刊》的编辑、实验课题工作等。兴蒙的老师不仅要是教书育人者,也要是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人才。

2.建立基地,承担课题

为了及时吸纳最新科研信息,提高科研水平,兴蒙学校建立了国家、省、市级三级重点实验基地,承担了合作学习、尝试教学、现代科技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性教育的课题的实验和研究工作。由于有专家指导,有资料可依,有老师的努力,各项实验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大力开展各项活动

两年多来,兴蒙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六个一”和“三、三”活动,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所谓“六个一”活动,即每个学期每位教师读一本教育教学的理论专著,并且记两万字的笔记;整理一本优秀教案;上一节优质课;组织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写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每周听一节课。“三、三”活动也以学期为单位,第一个“三”指三课,每人一节研究课,每组一节示范课,每科一节公开课。第二个“三”指三学,即读一本有关学科教学或教育理论著作,完成一万字的理论学习笔记,到外地学习一次或听一次专家报告。第三个“三”指三研,即参与一项教改课题研究;撰写一篇有一定份量的教科研论文,并争取在县、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动。

4.建立机制,激励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

《目标管理评价方案》中,学校对教科研厚爱有加,不仅单独列项,而且权重较高。成立课研组,专拨科研经费。在教科研中成绩突出并发表文章者,可聘为科研员。对论文发表、获奖、讲课比赛和举行公开课按不同级别给予奖励。同时,出台了开展教科研活动的有关规定,并专门召开大会,对教科研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5.开设“兴蒙论坛”

岳麓书院存于世上已有千年之久,堪称世上最古老的学府。著名学者朱熹与在这里进行了中国文化史上极为著名的“朱张会讲”。他们有时连续论争三天三夜都无法取得一致的意见,而所取得的成果是,两人都越来越佩服对方,两人都觉得对方启发了自己,从而缔结了千古称颂的学术友人。会讲,作为一种学术活动,不同学术观点的学派在或大或小的范围进行探讨与论辩,也成了岳麓书院独具特色的学术品格。

“民办官助”的岳麓书院的办学思路,给了胡校长极大的启发。作为“公办民助”的兴蒙学校,何不学学岳麓书院,开辟一方供老师们进行学术交流、相互争鸣的园地。于是,“兴蒙论坛”诞生了。提供热门辩题,由老师们各抒己见,自由争辩,不怕标新立异,不求惟一答案,关键在于自圆其说,展示教师的学识、能力与思索过程,提高老师的理论思辨水平与口头表达能力。

19991023日晚上,笔者亲临“兴蒙论坛”的现场,感受了这种具有思辨色彩的学术争鸣活动。争辩是由“神童”聂愿愿引起的。聂愿愿的父亲用了4年的时间,以强制打骂与加班加点,让他学完了一般学生12年才可以学完的知识,于13岁时考上了大学。但当记者采访聂愿愿时,他却对父亲怨恨不已,全无感谢之意。正方辩手要为聂愿愿鸣不平,反方辩手则为聂愿愿高兴。一方认为聂愿愿的父亲有悖教育原则与孩子的心理,并非长远意义上的成功,甚至是一种教育的反动与失败;一方认为聂愿愿的父亲教育有方,取得了成功。双方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可谓唇枪舌战,纵横捭阖,其间先进的教育思想,深厚的教学素养,机智的思辨才思,都展示得淋漓尽致。作为策划者与主持人的胡美山,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或声东击西,或故弄玄虚,显得机智幽默,又不乏理论思辨色彩,使论辩高潮迭起,笑声掌声不断。争辩未能达成共识,但却都从中学到了知识,显现了智慧,锻炼了能力,提高了认识水平。

目前,兴蒙学校已经形成了浓郁的学习与研究的氛围,老师们感到走入兴蒙已经跃上了新的理论层面。大家感到,不学习,不研究,就会被开拓进取的兴蒙人所抛弃。学习与教科研,已经成了内在的需求,成了精神的追索,成了走向未来的必修课。

两年多来,兴蒙的老师已有百多篇论文在国家与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或获得奖励,兴蒙学校的大名,也成了更多的人谈论的话题。

现代科技教育:点燃智慧之火

1999528日,兴蒙学校热闹非凡。

山东省现代科技教育现场会暨兴蒙首届科技艺术节在这里拉开了帷幕。中央和省市教科所的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二百多名教师代表云集此地,共同参加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

偏远的山区平邑,诞生不到两年的兴蒙,难道在最具当代精神的现代科技教育领域里已经捷足先登,摘食硕果了吗?

但当代表们走入校园后,眼睛立即为之一亮,吃惊与叹服便同时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7万多平方米的方形校园,4万多平方米的楼房建筑,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兴蒙呈示出一种雄居平邑、问鼎全国的气势。上万平方米的绿化区,有曲径回转的卵石铺地,有山势突兀、瀑布倒挂的假山,有清澈见底、游鱼可观的水池,有飞珠吐玉、流光溢彩的喷泉,有花卉争艳、香飘四野的花池,与生机盎然的绿茵一起,和谐成一个大气而又不失其优雅,具有现代气派而又不失其地方特色的校园。

不虚此行,真是大开眼界。

当他们走到科技展室时,便又立刻被那琳琅满目的科技作品吸引住了。不仅有四千多件小制作、小发明、动植物、岩石标本、车模、船模、电、光、力、磁等科普作品,还有六百余幅科学家故事、科技教育图片,再去看看学校气象站、天文台、植物角、多媒体电子教室、卫星地面站等,真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有洞天,訇然中开”的视角冲击与美感体验。

现场会设在兴蒙,势之必然,情在理中。

七节现代科技教学示范课,突出了“玩”中悟理,寓教于乐,注入了当代科技信息,流动着现代教育思想。老师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教学艺术,学生入乎其内、兴趣高扬的听课情景,使课堂教学充分展示了科技教育的特色,体现了学生主动探新求索的学习精神。

一下课,人们便将授课老师围得水泄不通,纷纷问询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有关情况。

其实,兴蒙学校是1998年才被定为教育部、科技部“现代科技教育”实验基地的。就在这一年里,科技教育如沐春风般浸入师生的心里,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①成立课题组。胡校长任组长,闫吉印任副组长,另选七位老师担任科技教育课。②制订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完成四个转变:由知识中心向方法中心转变,由读科学向做科学转变,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由单独学习向共同学习转变。此外,对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科技教育等,也作了明确规定。③成立科技小组。现已有小制作、小发明、天文气象、小卫星广播站、车模、船模、航模小组等十几个,各小组又都有专门的辅导老师。④提供条件,创设氛围。不仅有一流的现代科技教学设施,而且通过卫星地面站经常传递现代科技信息,定期展出科技作品,播放“科技智慧8分钟”录相等,使师生浸润在浓浓的科技文化氛围之中。⑤提高老师的科技素质。学校为每两位老师配发了一本《中小学现代科技教育导论》、《教育科研方法》和《现代教育科研》等书,并经常开展讨论和研究。同时,组织老师外出听课学习,感受科技教育的八面来风。⑥开展科技周活动。在科技周期间,开展科技班报、手抄报、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评选优秀作品、科技之星等活动。⑦在《兴蒙校刊》上专门开设“小小发明家”栏目,为师生的科技作品发表开辟园地。在科技教育中,学生的智慧之火被点燃,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全校学生参加省、市、县小制作、小发明等比赛,已有上百人次获奖。

参观之后,代表们更是叹服不已,他们感到兴蒙的现代科技教育,已经纳入到一个科学有序的轨道上。

“胡校长!”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

从走廊西头,胡校长西装革履、满面春风地走来。

三位都市的年轻老师迅速迎上去,其余人也不约而同地将胡校长团团围住。

他们说,看了兴蒙的科技作品展览,听了兴蒙的科技教学示范课,真是十分佩服,现在很想听一听胡校长对现代科技教育是如何认识的。

胡校长年轻却不失风度,从容地笑笑,便款款道来——

未来世界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而知识经济的依托便是科技。这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我们顺应了这个大势,选择了科技教育。此其一。

其二,在人的各种素质中,科技素质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特征,但目前很多人对科技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或不全面,或因受课程、教材、设施、师资的制约而影响了科技教育的开展,根本问题还是应试教育使然。我们摒弃应试教育,选择素质教育,也就必然选择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科技教育。

其三,对学生实施科技教育,绝不仅仅是向他们传授间接的科学知识,也不仅仅是搞些小制作、小发明、采集些动植物标本等,关键是强化其科技意识,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增强他们对于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提高其科技素质。同时,还培养其动脑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这一各种素质的核心与根本。现在的学生所缺少的,恰恰是以上的意识与素质,所以要大大加强。

科技教育的开展,大大地拓宽了我校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特别为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特长、发展特长的舞台。参与科技活动,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所以促进了各科课程的学习;因为要动手,所以手变得灵巧了;因为要思考探索,所以脑袋瓜灵活了;因为要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所以有了意志和毅力,耐挫折能力增强了;因为要遵循科学的规律,使用科学的方法,所以科学精神树立起来;因为科技意识的强化,而看到了科学技术于国于民的重要性,其学习动力增强了……一句话,促进了其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认为这是开展科技教育的最大收获。

精彩。深刻。

代表们认为科技教育是兴蒙的一道风景,一大特色,还望胡校长谈谈其他方面的情况。于是,胡校长又兴致勃勃地谈起兴蒙的办学体制、内部管理机制、教研科研、活动开展、课程设置、学校文化建设等,直讲得代表们惊讶不已。原来,兴蒙有数不尽的风景点,而每一风景无不绽放着素质教育的鲜花。

参观展览并听了胡校长的典型发言后,中央教科所张敬培主任感慨万端,情不自禁地说道:“这里完全可以召开全国现场会了!

是的,兴蒙学校这颗沂蒙山区升起的新星,已经蓄势待发,做好了冲向全国的准备。

今日长缨在手

199710月初,也就是兴蒙学校刚刚开学的时候,胡美山在报上就发表了一篇引起轰动效应的文章。文章的正题为“今日长缨在手,明朝缚住苍龙”,副题为“平邑兴蒙学校发展蓝图绘就”。在这里,胡校长显然是借用毛主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诗句,经过修改而成的。据说西汉时有个年轻的军官叫终军,志高才大。汉武帝派其出使南越,他欣然受命,并要求武帝赐他一根长绳子(长缨),说是决心拴住南越王的头来见武帝。主席古为今用,意在今日“长缨”在我手中,定可捆住敌人,取得胜利,表示对未来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胡美山故弄玄虚,小题大作。”有人窃窃私语。为什么取一个与兴蒙无关系,又不着边际的题目呢?一个初建学校,一个年轻校长,用得着这么大的气势吗?再说“长缨”是什么?“苍龙”又是什么?

胡美山的朋友、同事也有疑惑,建议更换文章题目。但胡美山经过深思熟虑后,依然不改初衷。他感到这个题目大气磅礴,又展示了兴蒙人的博大胸怀与宏远志向。况且他喜欢巍巍高山、滔滔大河、参天大树与黄钟大吕,不喜欢涓涓细流与雕虫小技,属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派,不属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族。当然,如按原词原意解释,确难指出“长缨”与“苍龙”是什么,指战争与敌人?自然不妥。那么就虚指,就是说今日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与舞台,我们就要以高昂的气势、开阔的心胸和百倍的信心去实现自我价值,驾驭教育与学校这条苍龙,创造出一个崛起于沂蒙山区的名校来。

但现实却给了胡校长当头一棒。不仅是资金不到位,而且招生也严重受阻。两个月的时间,只有14人报名。完成600人的招生计划,无异于天方夜谭。

指责来了,非议来了,幸灾乐祸者也来了。

兴蒙,刚刚诞生,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但胡美山却说,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走兴蒙之路是兴蒙人无悔的选择!

他与林清艾、武炜、孙均贵、郭恒海、闫吉印、孟凡芝等在最艰难的时候,都同时坚定了信念。他们分析了所遇到的困难与原因,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困难在坚强者面前败北,兴蒙出现了新的转机。1030日开学之日,兴蒙已经发展到270人。可胡校长等创业者,每人都大大地瘦了一圈。78天的时间,简直可以谱写一部惊天动地的奋斗史。胡校长一夜最多只睡四五个小时,但工作起来却是精神抖擞。时间不是以天为单位,而是以时、分甚至秒为单位计算。白日做的是兴蒙,晚上梦的是兴蒙。

就在那时候,胡校长以其大气魄、大思路,确定了为实现“四个一流”目标的办学三步走方略:

第一步,搞好学校的基本建设和内部设备,抓好常规管理,建立有效的学校运行机制,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二步,打出名牌,拿出“拳头产品”,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以高质量、高效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三步,组建教育集团,兼并薄弱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形成规模优势,发挥名校的辐射作用,窗口学校的示范作用,龙头学校的带头作用,向薄弱学校输出办学思想、办学模式,输出管理和人才,输出办学资金,为全县的教育做出贡献。

不仅如此,他还确立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治校方略,构建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教研科研、课题实验、学校文化建设、对外关系等的基本框架。

胡美山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面,未雨绸缪地构思兴蒙、谋划兴蒙,而且思路清晰,措施得力。1998年提出“完善机制,突出特色,再造优势,创建名校”的十六字思路,1999年又得出“深化内涵,优化内制,细化内管,强化内质”的十六字方略,与1997年兴蒙诞生时提出的十六字兴蒙精神遥相呼应,一脉相承,互相融合而又各具特色,颇具前瞻性、指导性与深刻性,智圆行方,奇正变幻,展示了一位有思想、有谋略的当代校长的治校方略与气魄。

兴蒙的形象已经屹然矗立,兴蒙人走在路上即是一道风景,因为那闪闪的校徽证明,那是开拓创新者,也是成功者,留下的是一片称赞与羡慕。兴蒙没有了招生困难的尴尬,却出现了想进兴蒙、难进兴蒙的新景象。兴蒙学校规模在不断扩大,如今已是拥有教职工220多人、学生1800多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是思想的物化,这是气势的回应,这是谋略的结晶。

两年的时间,胡美山与兴蒙人稳稳地走完了前两步,现在又开始做好了迈起第三步的准备。开初对胡美山“今日长缨在手,明朝缚住苍龙”非议的人们,早已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兴蒙,不仅成了平邑县最好的学校,临沂市屈指可数的名校之一,也以其雄劲之势向山东乃至全国问津。特别是山东省现代科技教育现场会暨兴蒙首届科技艺术节之后,赞誉与鲜花与之俱来,连兴蒙的老师与学生,也为自己是兴蒙的一员而骄傲。

可就在这时候,这位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沉默了,一连几天,双眉紧锁,心事重重。他感到,上升时期与辉煌时期最容易掩盖问题,应当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于无声处听惊雷”。因为正是在成功的表层,暴露出了学校的一些潜在的危机,也发现了自己的缺点。所以,必须努力寻找问题症结所在,并予以剔除,使兴蒙以不败的态势向前发展。召开全体教职员工大会,胡校长将自己的思考、担忧、对策和盘托出,令所有的人们既大吃一惊,又欣喜莫名。兴蒙的首脑,永远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兴蒙的校长,是一个败不馁、胜不骄的具有大将风采的领导人。

胡美山校长办公桌对面的墙上,赫然贴着《胡美山切记》——

一、在其位,谋其政;

二、以人为本,以诚待人,与人为善;

三、博爱;

四、钱财身外物,功名乃浮云;

五、每日学习、思考;

六、三人行必有我师;

七、智圆行方;

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九、自信、坚毅、豁达、头脑清醒、宠辱不惊;

十、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进屋出屋,胡校长先自读一遍,自思一番;工作之时,抬头可见,也是对自己的警示与提醒。

在我结束采访与之告别时,他正贮立在《胡美山切记》前凝神观照,凝重思索,以至对于我的到来全然不知,待我喊了他的名字,他才如梦方醒,十分抱歉地笑笑。

我再一次审视面前的这位校长,平静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坚毅,透视出宽厚与谦虚,但却寻不出一丁点儿思想与谋略的踪影,只有走进他的心灵深处,只有走进兴蒙,才可以探究出那些无穷的奥妙。

(原载于《山东教育》,2000年第12期合刊;收入《治校之道——20位名校长的智慧档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月第1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