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疆班的真情报告
来自新疆班的真情报告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4-01-08

来自新疆班的真情报告

——马志平校长与老师们的民族情结

陶继新

 

马志平,1963年11月生,青岛市高科园二中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青岛市劳动模范。学校抓住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机遇,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教师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学校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优秀等级学校,山东省民族教育民族团结先进集体,青岛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青岛高科园二中办新疆班的故事很多很多,它感动着新疆来的孩子们,感动着他们的家长,也感动着所有关注新疆班的人们。记者也是被感动着的千千万万中的一个,而其中的真情故事真的太多太多,由于篇幅受限,记者只能撷其部分,与读者共享。

“我一辈子都愿意在这所学校里当校长!”

20064月,马志平校长当选为青岛市劳动模范,为此,电视台对他进行了采访,请其说句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他的回答出人意外:“最怕的是深夜电话铃声。”原因是,这个时段铃声一响,肯定是新疆班的学生出现了问题。

何止深夜铃声令其害怕,他说:“六年来,天天如履薄冰。”是的,新疆的孩子不远万里来到青岛高科园二中,不只是容载着他们家长的重托,也带来的新疆少数民族的厚望。这些年仅十四五岁的孩子,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之后,二中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成了家庭一样温馨的心灵港湾。学校领导与老师,如父母一样关照他们,特别是确保他们的安全,就有了如家长一样的义务与责任。“孩子”有事,心系“父母”;民族问题,关乎国家。对于一个富有责任心与政治敏感的校长来说,天天如履薄冰,就成了一种必然。

深夜的铃声并不少,更多的原因是孩子们得了急病而被老师与学生送进医院。汉族的孩子有病,可以打个电话让其家长领走医治;而新疆孩子在山东的“父母”便是学校的领导与老师。所以,铃声预示着自己的“孩子”出现险情,作为“家长”的领导与老师,理所当然地要出现在第一现场。

原青岛市副市长,现任青岛市人大副主任马论业多次视察新疆班管理工作,他曾感慨地说过:新疆班六年没有发生安全问题,说起来是简单的一句话,可实际上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

也许有人会说,马志平对于担任这样一所学校的校长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但记者采访他的时候,听到的却是另外一种话语。他说:“我一辈子都愿意在这所学校里当校长!”

话语中透视着真情与执著。

原来,“如履薄冰”的背后,还有让他更为向往的东西在。

他说,办新疆班的确很累,压力也很大,但绝不能看成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个光荣的政治任务,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是对开发大西北的直接支援。凡有历史感与责任心的人,都愿意承担这个光荣的任务。

况且,特色即卓越。新疆班的开办,使这所历史短、规模小的学校拥有了独具的特色,从而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机遇。据马志平介绍,办新疆班六年来,不仅崂山区和青岛市的领导,而且山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教育部的领导,都陆续地光临学校指导工作,给学校教师和学生极大的精神鼓舞。崂山区、青岛市和中央财政都加大了对学校的财政投入。据马校长讲,学校由自己烧锅炉改为统一供暖后,到崂山区政府财政协调减免入网费之事,于是,180万元的费用便由区里轻松解决。2005年学校基本建设在原有基础上还缺150万元,学校就向青岛市政府财政递交了申请拨款的报告,只几天,150万元便拨付到位。而新疆班500名学生每年每人生活补助8000元的400万元支出,青岛市财政都会非常及时的拨付到位。六年来,仅基本建设一项,各级政府就投资1100多万,从而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所以,2003年,学校就顺利通过了省规范化学校的验收工作。同时,来自不同地区的参观者也慕名而来,他们来“学习经验”,学校领导与老师们却在“省检自身”,希望各个层面都能“更上一层楼”,于是,无形中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校风越来越正,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新疆来的孩子善良、纯朴、真诚,他们在与汉族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有摩擦,更有融合,而且时间越长,他们就越友好,越和谐。马志平对记者说,身为校长,看着孩子们和睦相处,甚至交上了朋友,不能不由衷的喜悦。这不就是做着一件民族大团结的事情吗?

原来,马志平的如履薄冰,因了这诸多比如履薄冰更加让他幸福的事情的存在,才有了他对就任这所学校校长的情有独钟。

“你们父母有你们一个、两个孩

子,我却有你们160个孩子!”

校长助理高彦江是与新疆班孩子接触最多的老师之一。六年来,他的最大感受就是: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的投入。为了将新疆孩子们培养好,他倾注了最大的感情。

2000暑假开学前夕,济南火车站。

高彦江和老师们翘首以待的火车终于来了。当一批身着新疆服装的孩子从火车走下来的时候,那一双双好奇而又陌生的目光,就如电流一样触动了高彦江的心弦。从那一刻开始,他就下定决心:要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将他们培养成人。

绝大多数的孩子是第一次乘坐火车,更是第一次来到山东。到校后不长时间,一些问题便在学生中突现出来。

一、破解孩子的思乡之情

有的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有的吃不下饭,有的睡不好觉。几个新疆孩子与家人打电话的时候,就会哭声一片。为了缓解孩子们的思乡之情,高延江与老师们就像父母和哥哥、姐姐一样与他们心交心的交流,抚慰其感情上需求。有个叫帕提古丽的女孩,整个晚上都睡不着觉。为了稳定她的情绪,于颜颜老师多次与她谈心,后来干脆与她睡在一起,如年轻母亲一样给其关爱与照料。几个月后,帕提古丽的思乡思亲之情开始转化为对老师的依恋与对学习的努力。渐渐地,她变得活泼大方,学习成绩非常出色。

200654日下午,记者在高科园二中采访时,适值一些从这里高考考入大学的学生专程返回母校来看他们的老师。记者便对就读于天津外国语学院的大二学生米热吉汗进行了采访。

提起老师们对她的关心与照顾,今天依然感动不已。她说,老师与我们新疆班的学生同学就像家人一样。不管是春节还是新疆少数民族的节日,老师们都不回家,他们和我们一起过节日,为的就是不想让我们想家。大年三十,老师们与我们一起过年,包饺子。春节早晨,和我们一起放鞭炮。我们感到太幸福了,而他们的牺牲却太多了。

200187日晚上,原新疆教育厅党组书记张贵亭宴请青岛市马论业副市长率的教育代表团,“敬酒之时突发联想,归来连夜写成小诗,以为谢”。他在诗中说:“像我这样的年龄不会轻易动情,可你却点燃了我心头的一把火。”是的,高科园二中的老师们点燃的是一把民族团结之火,它温暖的不只是在这里读书的新疆班的孩子们,还有千千万万个新疆少数民族的人们。

二、让他们突破汉语言关

80%以上的学生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南疆,不但汉语不好,甚至很少与汉族人接触。一天,高彦江发现阿不都海拜的脸色不佳,就问道:“你有病了?”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高延江又问:“你吃药了吗?”他也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通过带队的老师翻译,双方才明白了交流的意思。语言关,就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一道大关。在老师与汉族学生的帮助下,阿不都海拜和同来的新疆孩子提高了汉语水平,感激之情总是挥洒不去。他写信告诉父亲,老师与学生使他过语言关的过程。远在新疆的老人专门给高彦江来了一封信。他说,来山东前孩子从来没有与汉人说过一句话,你们对孩子如此关心,让我们一方面感激不尽,一方面也彻底放心了。

三、改善生活习惯

新疆班学生原来吃的都是新疆特色饭,学校做的是汉族风味饭。他们在家经常吃的是肉食和面饭,学校吃的却多蔬菜与米饭。为此,学校便尝试着做一些油炸的鸡腿。可有的学生一天吃了26个鸡腿,有的没几天就把菜票用完了。为此,学校就一周发一次60元的饭票。同时,教育他们要多吃一些蔬菜。

对于新疆班孩子的某些生活习惯,也不能一味迁就。因为固有的生活习惯一旦影响到身体健康,就要想方设法予以改正。曲文峰老师在新疆班孩子生活习惯的纠偏上,可谓匠心独运,用心良苦。

曲老师2000一参加工作就到了新疆班工作,她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大帕提古丽,还有一个小帕提古丽。她说,就讲讲小的吧。

小帕提古丽初来青岛的时候身体比较瘦弱,在上预科时,竟然几次晕倒。送到医院一查,原因是营养不良,从小不吃菜,肉也吃得少。预科学业完成后,她分到了曲文峰担任班主任的高一(7)班。当时曲老师就想,一定要让她的身体好起来。

一天晚上,曲老师特意做了一盘鸡蛋炒韭菜,并将小帕提古丽叫来办公室。问她:“你怕不怕死?”她小声地说:“怕。”“你想不想上大学?”“想。”曲老师说:“可是你这样不吃菜下去,一次又次地晕倒,是有生命危险的,更不要说上大学了。为了你更好地活着,为了你能健康地走入大学,从今天开始,你就要多吃菜。现在,就先把这盘鸡蛋炒韭菜吃下去!”在曲文峰的严厉强求下,小帕提古丽勉强地吃了几口之后,曲文风想,养成吃菜的习惯也非一日之功,于是,就叫她将盘子端到宿舍里,与同学们分着吃,但有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小帕提古丽必须吃掉大多数。从那一天起,开始连续两个周,曲文峰都要将小帕提古丽叫到办公室,面对面地看着她吃。开始吃得慢,也很艰难,后来,渐渐快了些,而且减少了难度。两周过后,曲老师又让舍长与舍员监督她。渐渐地,小帕提古丽的身体好了起来,再也没有晕倒过。临近高三快毕业时,小帕提古丽在周记专门为曲老师写了一段话,最后是这样写的:“曲老师,父母给我生命,你给了我活力!”现在,小帕提古丽已经成了华中师范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她说,在二中有太多难以忘怀的故事,而曲老师逼她吃鸡蛋炒韭菜的故事,已经镌刻在了她的心里,而且带着曲老师的深深的爱,还会在她的生命成长中行走。

四、医院陪护

四年前的一天晚间,新疆女孩汗扎旦木因患流感发高烧,高彦江将其送到医院打针输液。三天后再去医院复诊,大夫说:“快好了,多喝点凉开水就行了。”第二天早晨,高彦江询问汗扎旦木的病情,班主任说:“好了,已经上课了。”高彦江还是放下心来,中午吃饭时,他又到餐厅去看看情况,发现汗扎旦木趴在桌上。用手一摸头,很热。于是将她叫到办公室,一试体温,发烧41.2度。高彦江大吃一惊,当即带她去医院。恐怕汗扎旦木紧张,高彦江故作镇静地说:“有点发烧,再去医院看看。”结果,在医院输液三天,高烧方才退下。大夫说:“回去吃药就行了。”可是回校的第二天,又是发烧39.4度。当第三次再送她去医院时,高彦江心里也慌了,是不是得了大病?马上带她到医院看病,此时的汗扎旦木也有些慌了,她却下意识地伸出瘦弱的手,死死地抓住高彦江的手不肯放松。高延江就像一个爸爸牵着自己女儿的手,挂号,买药。她用惶恐但又信赖的眼神看着高彦江,似乎在说:“老师,我的病很重吧?全靠你了。”高彦江更加紧紧地抓着她的手,笑着说:“放心吧,没事的!”是呀,像汗扎旦木这样的新疆女孩离家千里万里,父母不在身边,得病了,不靠老师,还能靠谁呢?高彦江突然想到自己的女儿,虽然上了大学,可感冒一重,还哭着打电话告诉她妈妈呢。怜悯、责任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高彦江感到汗扎旦木就自己的女儿,应该对她尽一个父亲的责任。在高彦江的悉心照料下,汗扎旦木的病慢慢地好了。而由此延续下来的“父女情”,却一直在两人的心里徘徊着。一次开新疆班大会,高彦江很动情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父母有你们一个、两个孩子,我却有你们160个孩子!”同学们听了,现是一阵肃静,紧接着,便是一阵热烈的掌声。他发现,痊愈的汗扎旦木也在里边,笑得很灿烂,一个劲地鼓着掌。

六年来,新疆班学生住院的多达78人,仅医疗费一项,就花去85万元。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医院陪护,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就是在记者采访高彦江的时候,两个小时以内,就有两个男生推门而入,问及应该如何吃药,剂量多少。真的佩服高彦江的耐心与医术水平,他会随口回答,令学生满意而归。所以,有人说,高彦江已经成为一个无师自通的大夫。不但可以处理简单的疾病,而且对于诸如阑尾炎之类的较大的病症,他也可以立即诊断,而且全无误差。

预科班热孜亚、高二(7)班伊力努尔、高三(12)班热依兰、高三(4)班女孩努尔古丽等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谈到自己得病的经历。她们说,老师和同学们对她们的照顾,是永远也不会忘却的。她们对记者,这使我们由此学会了关心他人,回报社会。

老师和看护新疆孩子,还感动着他们的家长。记者前去采访时,适值就读于高三班的罕克孜的母亲海热古丽来校看望女儿。她说,她是得知女儿得病住院才来的。听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女儿住院期间,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料。她说,这令她感动万分,她会一辈子都感激他们。

马志平校长对记者说,老师们关爱新疆班孩子的事迹说也说不完,它动人,感人,而又真实。而这份爱,只有父母才有。可他们的老师有了,新疆班的孩子感受到了。

“我们肩负着太多的责任,我们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

在新疆班的管理上,马志平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那就是严格要求与关爱并重。

马志平平坦言,起始阶段,学校对新疆班学生是关爱有加,严格要求不足。造成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是老师们感到这些孩子以前多是新疆偏远地区的孩子,此前大多没有到过内地,甚至没有到过乌鲁木齐。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青岛,老师们不但要承担起为人师的责任,还要承担起为人父母的义务。生活上特殊关爱,感情上特殊投入,与汉族孩子发生矛盾,批评的是汉族学生,袒护的是新疆孩子。不过,马志平和学校领导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通过召开教职工大会、进行个别谈话等方式,让老师们认识到,爱中更要有责任,爱中更要瞩目未来发展。他们学成之后,绝大部分还要回到新疆工作,学校,则肩负着培养新疆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

这种以使命感与责任感目标培养的定位,使老师们对新疆班的学生有了高要求。要让孩子们知道不但是来学习文化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建设新疆。所以,老师们开始强化一个意识,即对新疆班的孩子除了生活上的更多关爱之外,其他方面没有任何特殊,与汉族学生一样,他们也是学校中的普通一员。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的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取得成绩,一律及时表扬;犯了错误,适时予以批评。特别是有关民族团结的事情,一点儿也不含糊。学生之间出现一些小的摩擦,正如汉族学生之间出现矛盾一样,就问题解决问题,不能上升为民族矛盾。

据马志平讲,一次上体育课踢足球时,新疆班的一个球踢到了另一个班的场地上,一个汉族学生马上用脚踢回,不料一时心急踢飞了。于是,新疆班的个别学生便质问何以如此而为。这个汉族孩子认为好心不得好报,心里很不愉快,便吐了口唾沫。新疆班的学生认为这是对他们的民族歧视。于是,双方争吵起来。老师便及时教育,循序渐进地告诉他们,这不是民族问题,而是同学生之间一时误解而出现的本不应有的小事。大家相处一起很不容易,应该和谐相处。因为,新疆少数民族与内地汉族孩子都是祖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是兄弟姐妹。结果,双方握手言欢。

马志平认为,如果不分是非地将汉族学生批评一番,并不是对新疆孩子的真爱。相反,小题大做的结果会助长民族矛盾,伤了汉族学生的心,误导了新疆孩子的民族情绪。

马志平和老师们在认识上达到了一致,那就是,新疆班的七个民族的孩子是一家人,他们和汉族学生也是一家人。作为“家长”的领导与老师,要一视同仁,在真心爱他们的时候,更要将其培养成人。而学校领导与老师们的这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又通过平时的教育教学与生活细节,传递到所有学生的心里。渐渐地,新疆班绝大多数学生不但与汉族学生友好相处了,而且对自己有了严格的要求,特别是有了一种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学校党支部书记韩淑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谈到许多鲜活的事例。她说,首先,我们要是将新疆来的孩子培养成了一个真正的人,进而培养成为未来的接班人。一次学校组织出游活动,新疆班有的孩子随手将垃圾扔到地下,有的上车不知道给老师让座,有的到了公众场合大声喧哗等等。这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教育必须从小事抓起。所以,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天,就在业余党校上,韩淑玲给他们上了一次党课。使孩子们懂得了“积善成德”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样重要,也懂得了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

韩淑玲所教的高三的一个新疆孩子虽然直率,却性格倔强。一次上课,他听不太懂,就大声叫喊“听不懂”。课后韩淑玲在讲台上给一些前来问问题的学生讲解时,这位学生一时没来得及提问,便将书了随手一扔,摔门而去。此后,韩淑玲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他要学会尊重老师与学生。让他知道,不能为了他一个人而影响到教学的整个进度,不能在别的同学提问问题的时候放下他们不问而先回答的他的问题。这位学生真诚地承认了错误。此后,这个孩子变得非常的有礼貌。用韩淑玲的话说,抓住问题从不放过,直到达到目的为止。她对记者说:“我们肩负着太多的责任,我们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不然,对不起他们的父母,也对不起民族的希望。

王燕老师在新疆孩子的心里是一个“两面人”:课下与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一起私下交流悄悄话;可军训的时候,犹如红脸关公,严厉得有些吓人。所以,有的孩子说,王老师好像两个人似的。她认为,爱孩子要如父母,批孩子要像严师。她对记者说,当新疆班的班主任,即当师长,又做父母。孩子一旦犯了错误,一是生气,二是心疼,三是促其立即改正。

关爱与严格要求在表现形式上好像势不两立,而实质上却是殊途同归。责任心与使命感的趋动,便使两者并驾齐驱,在孩子的心里播撒出健康成长的种子,并在适宜的时期,酝酿出绚烂的花朵与饱满的果实。

“我在学校的最后时间里,交上了

一份比高考更令人满意的考卷。”

学校领导与老师们的关爱与严格要求,收获的是思想与行为的双双丰收。孩子们在学校,以至校外的突出表现,为学校赢得了最大的荣誉,更为他们的人生书写了一段永远值得骄傲的乐章。

一、“小公主”步入以关心他人为幸福的境界

阿依铁肯是学生中的一个小公主,自新疆坐飞机而来,从青岛坐飞机回家。初来时,她感到很自豪,很优越,生活上表现得特别“大方”。老师们发现这种情况后,对她进行了批评教育,使她渐渐地变得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上关心他人,由以她为中心,而为关心他人为幸福。高考前夕,一位与她成绩同等优秀的学生得病住院,她便天天在医院陪着她,直到高考。本是竞争对手,她完全可以在这个特殊时段,自己努力,超过对方。可她想到的是自己的伙伴更加需要照顾,更加需要精神与感情的支持。在医院里,她们一起谈思想,谈学习,成了很好的朋友。高考之日,她俩双双走向考场,双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阿依铁肯,在全校高考中得了文科第一名,如果考分再高一点,她就可以被人民大学录取。可是,她并不后悔,她很自豪地说:“我在学校的最后时间里,交上了一份比高考更令人满意的考卷。”毕业前夕,阿依铁肯和另两名同学一起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

二、他懂得了做民族团结事情的价值

高三民族班的班主任刘晓玲老师在新疆班工作了六年时间,她是和这些新疆孩子融入一起的年轻老师。她向记者叙说了许多孩子成长的故事,欣慰之情一直洋溢在她的脸上。

有一个男孩叫阿布都沙拉,预科结业后,他进入了高一学习。在刘老师的影响与教育下,他进步非常快。不但在学校里品学兼优,在校外表现也特别突出。放假回家时,他看到一个汉族人与一个维族人打架。就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对维族人说:“我们都是一家人,不要打了!”很快,刚才还以拳相加的两个人,很敬重地看了看阿布都沙拉,然后很不好意思地各自走开了。可他说,如果没有学校的教育,要是在以前,我会立马帮助维族人打汉族人。

阿布都沙拉对刘晓玲老师说,我很自豪,因为我进步了,特别是我知道了民族团结是多么重要。

刘晓玲对记者说,当她听到阿布都沙拉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她的眼里一直闪烁着泪花。她也很激动。因为在新疆班教学的老师,最最满意的不是那个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而是走出校门时,懂得了去做民族团结的事情。所以,她说,我是因为学生的存在而幸福。每天都是累并快乐着。

三、春节老师手机里传来新疆男生的拜年问候

春节之日,预科一班班主任王晓静老师到一人朋友家拜年。突然,手机铃响起。她认为,一位朋友电话拜年了。可对方是一个操着很不流利汉语的男孩的声音:“祝老师节日快乐!”她一下震惊了。这是新疆班的孩子!更让她震惊的是,紧接着,是全班所有男生的拜年声。她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当着朋友全家的面,泪流满面地向自己的新疆学生拜年致意。这使她想起了过“古尔邦节”和“肉孜节”时与孩子们一起载歌载舞的情景,天真烂漫与兴奋激动一览无余地写在他们脸上。当时孩子们说,过汉族节日的时候,我们给老师拜年。那个时候,她只当孩子们说说而已,没想到,这些话是他们写在心里的祝福。只不过今天呈示出来而已。

新疆班的孩子在老师爱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爱老师,爱其他人。而这份爱,会伴随着他们的生命成长,走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

四、新疆学生要和刘老师同过“古尔邦”节

新疆班学生在与老师同过汉族节日中,感受到了老师们对他们的那份真爱,那是融入血液中的一种情感。而这情感,也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老师们的心田。

2001年,刘晓玲老师被临时调到汉族班代课,“古尔邦”节早晨,刘晓玲老师上完两节汉族班的英语课,刚走出教室,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她教的几十个新疆学生,穿着崭新的节日盛装,人人眼里含满了泪水,站在教室门口等着她。班长走上前说:“刘老师,如果今天你不和我们一起过节,那,这个节日,我们也不过了!”看着学生们各个哭红的眼睛,再看看他们手紧紧纂着的手帕,刘老师的眼睛也湿润了……是啊,平时,她用她的行动感染、教育着学生,而此刻,她撒向学生的那缕阳光,也正温暖着她自己。

刘老师对记者说,学校领导与老师并没有陶醉于新疆班学生对个体的感激回报之中,在长期的教育中,让他们渐渐地懂得了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回报党与政府,回报祖国。而这种感情的升华,为孩子们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感情基础。

(原载于《中国民族教育》,2006年第78合刊;收入《治校之道——20位名校长的智慧档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月第1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