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第一 实践为重――泰山外国语学校道德教育扫描
做人第一 实践为重――泰山外国语学校道德教育扫描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4-01-14

做人第一 实践为重

——泰山外国语学校道德教育扫描

陶继新

 

《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只有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纵观儒家先师的论述,几乎无不强调道德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有着特殊的作用;而且认为,修身需从“洒扫应对”开始,而不能停留在口头之上。这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有借鉴意义。泰山外国语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就是从实实在在的“行”上进行的。

内化“做人第一”的理念

目前,道德教育之所以被弱化,关键是“应试教育”一直处于坚挺状态。尽管很多教育者一直说两手抓(一手抓德育,一手抓质量),两手都要硬,但事实上,德育大多被挤在教育的边缘,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地步。于是,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学校管理困难了,教师教育学生无从下手了,学生只知道在提高分数上下工夫了。

所以,如何做人,已经成了当下学生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泰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伍寿川认为,推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无第一、第二之说。但是,由于长期受“分数第一”的影响,为了让大家接受“全面发展”的观点,只好“矫枉过正”,在学生教育上提出了“做人第一”的育人观点。

多年来,人们习惯了抓分数,以分数高下作为评价教师与学生的主要标准。所以,伍寿川一提出“做人第一”的理念,便首先遭遇了来自教师思想认识方面的阻力。其他学校都在抓考试成绩,伍寿川却强调做人教育。学生考试成绩一旦滑落下来,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有的教师甚至认为,道德教育虚无飘渺,想抓都无从抓起。强调“做人第一”的结果,必然是德育抓不好,考试成绩也一落千丈。

家长对“做人第一”是不是认同呢?伍寿川先后两次向全体家长发放调查表。调查的结果出乎老师们的意料。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好点差点并不特别担心,可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却越来越令家长担忧。如是发展下去,前景不堪设想。但是,家庭教育的无力与无效,又令家长们手足无措。如果学校能够在学生道德教育上取得进展,他们将感谢不尽和全力支持。

伍寿川对记者说,家长调查的结果,更加坚定了他追求“做人第一”育人目标的信心。

没有新的教育理念,就不会有新的教育行动。于是,他将自己对“做人第一”的理性认识及家长的希望,经常性地甚至反复地向教师宣讲。他认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往往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只有这样,才能定格在教师的头脑里。让他们从开始的不认可,到后来的信以为真。没有这种思想认识上的转变,“做人第一”的教育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伍寿川认为,品德、学识和能力是一个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三项基本素质。从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角度思考,学校应当积极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提高学生的这些基本素质。教育质量不等于教学成绩。从评价的角度而言,教育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应当是德育质量(品德)、智育质量(学识)和实践质量(能力)

人们通常讲,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伍寿川却对老师们讲,一个学生不可能在学习的任何方面都有兴趣,兴趣可以后天培养,但很多与生物的本能有关,那些喜欢音乐、美术的学生,都有这方面的天赋。所以,兴趣有其局限性,甚至不可能持久。但是,如果一个人有了志向,富有道德,就有了根本性的动力。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而且一生奋斗不止,就是志向使然,就有道德的诉求。在某种意义上说,道德是引领学生发展的内驱力。况且,当前的过分追求分数已经走到了尽头,教师与学生几乎没了一点儿潜能与余力。即使试图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应当换一条思路。而通过道德教育,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往往可以呈示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伍寿川把这一次又一次的反复之讲称为“做人第一”的“洗脑工程”。

伍寿川认为:在对教师“洗脑”的过程中,也推动了学生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又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于是,校风变了,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渐渐形成,教学成绩便在不求之中提高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反过来又增强了老师对道德教育的认同。

全程性开展主题活动

在宣讲起到作用的同时,伍寿川更从实践层面做起了文章。在他看来,只有在实践上出现的成果,师生才能更加信服。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的。它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是全程性的教育才能奏效的。泰山外国语学校每个学期分类不同的主题活动,则使道德教育落到了实处。

一、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不同于一般性的活动,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系列性地进行。泰山外国语学校将道德教育分阶段、有重点地分解到初中三年六个不同学期里,开展得认真而见成效。

初一年级上学期,从对学生的荣辱教育抓起,重点开展“知荣辱,堂堂正正做人”的主题教育活动。下学期,在荣辱教育基本见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懂感恩,认认真真求知”的主题教育活动。

初二年级上学期,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重点,开展“负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主题教育活动。下学期,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为重点,开展“讲诚信,做诚实守信之人”的主题教育活动。

初三年级上学期,以强化学生善良的人性,培养其“爱心”为重点,开展“有爱心,校园处处有关爱”主题教育活动。下学期,以培养学生的自信为重点,开展“能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进一步强化其自信心,勇敢地去迎接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挑战。

以上六项主题活动,不是逻辑意义上的并列关系,有些内容有着明显的交叉性与相融性。之所以如此分类,一方面为的是将教育的主题相对集中,以期在学生中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可以经历内容不同的道德教育。在开展每一项活动的时候,又会对另外的活动形成促进,甚至有的时候会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趋向。

二、明确各项主题活动的细则

道德教育不能大而化之,让师生无从下手,而应当由大化小,让大家明晓“细则”。这样,执行起来才能够有章可循,有事可做。

每次主题教育活动,学校都设计了周密的活动计划、实施要求、发展目标、评价措施。对每个教育主题都明确地界定了“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使活动开展方向明确,扎实有效。

在荣辱教育中,学校提出了“十荣十耻”的教育观点,并分项进行说明和解读。

在责任教育中,提出了六项人生责任,并明确了各项责任的内涵。例如,对父母负责是指:让父母省心、放心;让父母感到子女长大、懂事了;让父母对子女的习惯感到满意、自豪;让父母的心血在自己身上表现出更大的价值;尽力为父母承担家务;尽量不花零用钱。

即使在餐厅里吃饭,在操场上跑步,都渗透着做人的教育。排队是一种责任,也是对他人的感恩。排不好,影响班级荣誉,也对不起餐厅师傅的劳动和老师们的培养。所以,在泰山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的学生不是走到餐厅和操场才排队,而是一出教室,学生就在本班教室门前自觉排好队,然后整齐有序地走向餐厅或操场。伍寿川认为,如果只是从遵守纪律的角度要求学生,他们就有受约束的感觉。但是,如果换一种思路,从感恩与责任考虑,他们就有了自觉意识。

三、调动群体参与的积极性

道德教育不是哪个领导个人的事情,而是师生群体共同的事情。既然如此,人人都要参与,人人都要有积极性,不然,道德教育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泰山外国语学校的所有主题活动,都与师生有关,都有师生甚至家长的参与。

在荣辱教育初始阶段,学校开展了树立“初中生荣辱观”活动,让学生讨论学校提出的初稿并提建议,然后又让学生带回家与家长一块讨论并提建议。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和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许多学生和家长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修改了初稿的不当之处,弥补了不足,形成了现在的“十荣十耻”。同时,由于学生与家长的广泛参与,学生在践行“十荣十耻”的时候,更加自觉与主动;家长呢,由于心中有数,也有意识地检查、督促学生更好地知荣辱。

在主题教育过程中,学校还开展了“教学班荣辱教育文化建设”、“荣辱观感悟征文”、“班级荣辱誓言比赛”、“以热爱集体为荣的班级队列形象比赛”、“以严守纪律为荣”的班级形象建设活动、教学楼“三jing(静、净、敬)”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参与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因此活动也检验了学生道德实践的成果。

在“责任教育”主题活动中,学校先集中开展了“担起人生责任,养成良好习惯”的大型主题教育活动,然后,又分散组织了“宿舍看责任”、“三jing看责任”、“课上看责任”等小型主题教育活动;在班级中,以“班级建设,我的责任”为主题,在班内营造“负责任光荣,不负责耻辱”的教育氛围,开展了良好班风建设活动等等。

  采取竞赛的方式,是让学生参与其中的一种有效方式。泰山外国语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班、组竞赛为推动力而开展的。他们把竞赛的目的定位在“重在推动弱势学生群体的参与”上,并以“集体的荣誉,我的责任”号召学生积极参与,以“参与第一,比赛第二”教育学生重视参与。这样做,一方面避免了教师为争得荣誉而忽略弱势学生的参与,另一方面推动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全方位推进做人教育

一个人的道德品格,会在不同的层面呈示出来。同时,一种道德品格的形成,也需要良好的德育氛围。因此,学校应当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德育资源,全方位地实施做人教育,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道德实践机会。

一、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采取“零减分”奖

德育不是悬在太空的泛泛之谈,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泰山外国语学校对校内的所有学生日常活动,如宿舍起居、餐厅就餐、卫生扫除、同学交往、购买零食、文明行为等等,都提出了相关的德育要求,并实施评价。对文体活动、运动会、汇报表演、跑操比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一律作为德育活动来实施。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教育,学校设立“零减分”奖。以100分为总分,在检查中发现学生有违纪或违反学校规定的不良行为,均要根据标准予以减分。比如:有不穿校服的学生,减1分;有尖叫、喧哗的学生,视程度减23分;有迟到的学生,减1分;有随地吐痰或扔废纸的,减1分。检查评价产生的成绩总的称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评价成绩”。对这些检查评价的结果,教育处天天予以通报和公示。对好的给予表扬,对差的给予批评;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设定“零减分”奖,既能明确教学班在养成教育上的发展方向,又能引起各教学班为实现目标而竞争。学校设定了三项养成教育“零减分”目标:“日零减分”、“周零减分”和“月零减分”奖,要求全校师生瞄准此目标,努力追求,坚持不懈。并特别规定:对获“日零减分”的教学班当天通报表扬;对获“周零减分”的教学班宣布为养成教育先进班集体;对获“月零减分”的教学班,学校召开全校会议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但对连续两周评价成绩远离“零减分”目标的教学班提出黄牌警告。

随着学校养成教育的不断深入,检查评价减分数量逐渐减少,并出现了多个教学班一日量化“零减分”的好现象,各年级每周的平均成绩也逐渐从减30分以上降到减10分以下。

2007年暑期过后,在荣辱观教育活动月中,初二(2)班万杰和林浩两位同学因在走廊里打闹受到警告。事情发生以后,班主任立即召开班会,结合“十荣十耻”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讨论,全体同学明确了问题所在。为表达有信心改过的决心,全班同学向全校发出“知荣明耻,从我先行”的倡议书,并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指导。在这些活动中,那两位同学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的问题,他们认真写出了责任说明书,要求小组的同学及时监督自己。“过能改,归于无。”从此,两位同学再也没有出现打打闹闹的情况。不仅如此,林浩同学还两次被评为荣辱观教育活动中的先进个人。

二、课堂成为践行道德教育的基地

伍寿川认为,道德出志向,志向出探索,探索出智慧。可见,道德出智慧,且大德出大智。课堂学习中,德育对学科教学不是渗透,而是融合。学科学习的过程也是道德实践的过程。

  理想、志向、合作、互助、扶弱、负责、真诚、感恩、自信等等,都是良好的学习品德。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品德,就不可能积极努力地探索学习,追求实现远大理想。课堂作为学生探索学习知识的场所,其道德实践是对探索学习的有力支持。为此,伍寿川提出了“将道德实践融入学科学习”的教学要求。

1.明确培养目标

课堂教学的培养目标不仅有知识,还有品德与能力。泰山外国语学校将这些目标一一具体化,形成了可以操作的培养目标体系。

  品德目标:感恩、诚信、自信、责任感、关爱同学、合作互助、与同学共享、与集体融合等。

能力目标:自学、合作、交流、参与、竞争、创新、个性表现等。

知识目标:课堂应当学习的知识。

2.培养良好意识

要求教师通过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对自主、参与、团队、共研、责任、评价、竞赛、创新等与道德有关的学习意识进行培养。

3.创新道德格言

课堂学习如果只关注知识,往往淡化合作意识,缺失共进精神。而这些意识与精神,看起来与学习知识关系不大,其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泰山外国语学校的课堂学习,有许多很有创新意蕴的格言——在帮助别人中提高自己;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对别人负责的表现;敢于参与、敢于表现、敢于评价都是对小组作出的贡献;共享成果,就是站在集体巨人的肩膀上发展、提高自己;合作交流既是一种良好品德,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相信自己,是成功的开始;对自己同学的学习负责,就会有同学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歧视学习差的同学,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通过对这些格言的反复言说,就会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进而自觉不自觉地在学习中形成道德品质。

三、一“表”一“报”启动家长责任心

家庭和学校一样,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场所。但是,有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父母只是承担养育的任务而已,甚至有的家长将自己的一些不良道德表现无意中呈示在孩子面前,从而使学校德育在家庭中很快消融瓦解。为此,伍寿川在家长会上大讲家庭教育重要性,同时,又设计了一份“泰山外国语学校学生在家行为习惯评价表”。无论周日还是节假时间,学生都要带“表”回家。家长根据“表”上的道德要求,对孩子实施监督落实,并给予评价,返校时交给班主任。以前,对于这些道德要求,有的家长并不明白,有的则置若罔闻。而有“表”在手,且要填写,家长便认真起来。同时,学校还创办了《家校导报》,向家长传递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指导他们在家庭中实施道德教育。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品质优秀,泰山外国语学校的一“表”一“报”,就使他们明晓了如何协助学校让孩子走向优秀的路径。特别是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好,家长就更加满意于学校的做人教育,也更加主动地帮助学校完成学校制定的德育目标。

四、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任何个体都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学生亦然。但是,社会是一个道德和非道德行为的融合体,如果学生优劣不辨、抵制不良道德的能力不强,就往往在负面的社会道德面前迷失方向甚至是接纳不良的思想习气。

为此,泰山外国语学校利用节假日,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辨别是非曲直、真假善恶的能力。对于真假难辨的东西,教师则给予及时指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道德体验,培养了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全员性参与过程评价

要想有效地进行做人教育,就必须有相应的评价机制;而道德实践的广泛性和习惯养成的长期性,则决定了评价的过程性与全员性。在泰山外国语学校,每位师生既是道德的实践者,也是道德实践的评价者。

一、形成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机制

泰山外国语学校的评价几乎无孔不入,渗透到各个层面。学生管理处的全体人员,坚持天天全面检查评价,当天反馈检查评价结果;全体任课教师负责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每月一次汇总性评价;学生每周一次自评,每月一次互评;班主任每月一次综合性评价;学生家长每两周一次评价在家表现。

这种多角度的过程性评价措施,形成了师生、家长全员性参与的德育实施形式:以班主任为主的新道德教育引导和指导队伍,以政教系统老师为主的新道德常规检查和评价队伍,以任课教师为主的学习习惯指导和评价队伍,以家长为主的社会监督和评价队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相互监督、主体评价”队伍。从而,创建并形成了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学生、教师、家长全员参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机制。

二、创建“66543”行为习惯养成评价系统

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在落实,落实的关键在评价。学生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构建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全过程的管理评价系统,才能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成长。为此,学校创建了“66543”行为习惯养成评价系统。即从六个评价角度,制定了六种评价标准,发动五个群体参与评价,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学校的宏观调控、班主任的发展性指导、家长的监督引导四个方面的作用,导向习惯养成优秀学生、品德养成优秀学生、德育先进班集体三个评价目标,旨在通过对过程性评价提高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三、在自评互评中体验

开设“德育自评课”和“德育互评课”是泰山外国语学校做人教育的一个亮点。学校规定每周二下午第四节为“德育自评课”或“德育互评课”。

1.学生自评

自评课是在班主任组织下,学生进行自评。它的基本流程是:

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一周来的进步或存在的不足。

2)温习标准:让学生小声读一遍自评标准,对照标准思考自己做到的程度。

3)组内交流: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由组长组织进行,每位同学各自依据“自评量表”的要求,公开、逐项说明自己做到的程度,同时,同学间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4)自评打分:对照标准在“自评量表”上给自己打分。自评以百分计。学生针对“自评量表”中的各条标准,自我衡量达到的程度,自己打分。“自评量表”设计了50条评价标准,并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做到了,评2分;二是正在努力做,评1.5分;三是已意识到了,评0.5分。若某位同学做到了30条,正在努力做10条,已意识到了10条,那么,该同学的自评成绩为:30×210×1.510×0.5=80分。

5)组间交流:竞赛小组相互检查自评成绩,并向竞赛对手提出意见或建议。

6)自评总结:总结本次自评的体会和收获,写出自评总结,字数在300个左右。

据分管教学工作的彭焕强主任讲,开始的时候,有的教师担心学生自评会打分过高。其实,只要坚持班主任教育引导、自评结果公开和竞赛小组间的交流,绝大多数学生比较客观地进行自评,不隐瞒自己的成绩,也不回避自己的缺点,有的学生甚至在打分时还略低于自己的表现。自评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认识,按照学校要求较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寻求新的发展和提高;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吸收、内化学校制定的养成教育要求,明确其追求发展的目标。学校希望通过自评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从而评出学生的自信来。

2.同学互评

按学校安排的周次(开学初的养成教育活动月期间每周一次,以后,每月一次),由班主任组织同学进行互评。

1)学生根据“互评标准”,结合对本班每位同学思想品德和习惯养成表现的了解,给本班每位同学一个客观公正的等级评价。表现良好的评A级,表现较好的评B级,表现一般的评C级,表现较差且有较多违纪行为的评D级。

2)以采用答题卡统计成绩的方式进行统计。评完后,答题卡交教育处,由学校统一处理互评成绩。评定的结果以等级形式出现。

同时,学校要求:班主任要认真分析同学互评的成绩,对个别行为习惯较差的同学要及时给予关心、教育和帮助,促使其尽快成为班级大家庭中的合格一员;万万不可对任何一个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产生不良印象,从而影响对学生的教育。

伍寿川认为,同学互评可以使大家相互促进与监督,是学生参与评价的重要形式。道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一方面靠正面教育,在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和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引导学生努力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还必须有一定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才能促使学生沿着要求的方向去发展和养成。学生的在校行为每时每刻都置于全体同学的视野之内,他们在评价上最有发言权,他们也是最有力的监控群体。这种监督兼评价的作用,会更有力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翻天覆地的变化

伍寿川倡导与践行的“做人第一”实施将近两年来,泰山外国语学校的教师感觉怎样?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家长到底有没有意见?为此,记者进一步进行了采访。

一、班主任轻松了

王传霞、孙太军、李宗水都是班主任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们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称以前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灭火”,是学校里的“消防队员”。因为班里几乎天天都会出事,按倒葫芦瓢起来,有的还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惊动学校领导的事也时有发生。可是,现在完全变了,学生变得文明了,行为习惯变好了,即使以前的“问题学生”也没有问题了。他们笑着说:“我们几乎成了‘多余人’,轻松,没事。”他们甚至说:“当班主任真幸福!”

有的班主任甚至认为,要主动接纳有问题的学生,找点“事”做。孙太军老师就是一位主动找“事”的班主任。在外地上学的一个学生迷恋上了网络,怎么教育都无济于事,为此,爸爸对他大打出手。可是,他说:“你打吧,我一动不动!打死算完!”后来,只好到济南找心理医生给予治疗,经两个多月的医疗也没能根治。从济南回来,近乎绝望的爸爸正巧与孙太军老师乘坐同一列火车,并且在一个车厢内。闲谈之间,这位学生的爸爸说起自己的孩子,满面凄凉。令他想不到的是,孙太军说泰山外国语学校可以接收他,而且向他详细述说了做人教育的细节。他的爸爸如绝路逢生的人一样,将孩子送到了泰山外国语学校。

来到之后,孙太军老师有意识地让他天天写感恩日记,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一段时间后,他不但不与家长对立了,而且双休日返校后就给父母打电话报个平安。一天,他的爸爸专程赶到学校,激动万分地对孙太军老师说:“那个时候,我们全家叫他搞得鸡犬不宁,有的时候想想都不愿意活了。怎么也没有想到现在能变得这么好!”

泰山外国语学校校长刘玉淼认为,在道德教育一步步走向深入的今天,学校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校风。身处其中的学生,即使平时有点问题,也会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产生变化,最终被良好的风气所同化。

二、教与学快乐了

“做人第一”的教育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这是从一开始就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谢壁鸿、彭梦真、刘一琳等同学。当问及此事时,他们都开心地笑了。因为开始的时候,他们也认为这下子可完了,考试成绩一定砸锅了。可是,时间不长,他们就逐渐有了以前没有的学习动力,成绩不但没有下降,还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李琳、魏东等同学对记者说:“我们现在学习得特别快乐。课堂上,我们形成了学习的共同体,互相帮助,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结果,大家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就是那些从外学校转来的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我们学校里学习一段时间后,学习成绩也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耿庆民、焦学敦老师认为,现在人们所说的负担过重,是让学生死学习的结果。其实,“做人教育”做好了,学生有了志向与精神,没有了心理负担;虽然学习的时间少了一些,可是学习的主动性与效率却高了。

别华伟、赵传奎、黄东立、王振江、谢遵峰等都是在教学一线工作的老师,谈起学校的道德教育,他们个个眉飞色舞,感觉教学从来没有像现在如此轻松,学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快快乐乐地学习。他们甚至认为,再过一两年,他们的学生会更优秀,成绩会更突出。在人们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而忽视道德教育的时候,泰山外国语学校走出了一条“鱼和熊掌得兼”的新路子。

伍寿川认为,负担过重,责任不在学生。因为学习本来就是探索未知的一种快乐之旅。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逼迫,教师死教,学生死学,死盯分数,便有了心理的沉重负担。从本质上说,道德教育在让学生学会做人的同时,毫不犹豫地为教师和学生减压,让教学与学习回归到自然快乐的状态。

三、家长放心了

“应试教育”压迫的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还有家长们。他们在担心孩子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加不放心的是日趋严重的道德品质下滑。泰山外国语学校的道德教育,让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放心了。

一个男孩以前曾经跳过楼,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谁也管不了的孩子。可是,初一进入泰山外国语学校后,在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里,他的表现越来越好。一天,班里一位同学擅自离校,他一直跟着这位同学。当时,大家还认为两位学生一起擅自离校了。事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跟着那位同学外出?他说:“他是我的同学,我要对他负责任。我拉不回来,就跟着他。”以前,他的姥姥接他的电话,只要稍一晚,他就“啪”的一声把电话一挂,甚至说些不好听的话。可是,现在完全不同了。他会主动地给姥姥打电话,还嘱咐老人家要关好窗户,不要着凉。他的妈妈来到学校,非常激动地说:“感谢老师!你们的教育办法好,使我的孩子大变样了!”

班主任张钦军老师带的班里有一个学生,由于家庭原因,造成心理比较封闭。该生不但不与家里的人交流,对班级活动也不愿参与,就是站队也是站在最后。可是,现在完全变了。这个学生关心集体,站队就想往前站,特别是对家里人的态度有了180度的大转弯,对爷爷特别孝敬,星期天与家人又说又笑。2008年春节之前,他还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在书的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上了“赠给泰山外国语学校”九个字,又恭恭敬敬地递交到班主任的手里。

在采访梅泽川同学的父亲梅焕钧时,他说:“孩子们是家长的独苗苗,老人护着,父母宠着,成了家庭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如今长大了,家长开始担心了,可是,管不了了。没想到,泰山外国语学校的道德教育让孩子变了样。现在,孩子体谅爷爷、奶奶,关心爸爸、妈妈,甚至对邻居都特别有礼貌,成了周边人人夸的好孩子。”梅焕钧对记者说:“我们家长在一起的时候,都为选择了这样一个好学校而欣慰。”

据泰山外国语学校校长刘玉淼介绍,学校德育工作始终围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开展。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活动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家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通过道德教育,实现了青少年学生的和谐发展。

伍寿川简介

伍寿川,泰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他从事教育事业30多年,有丰富的一线教育教学经验,并多年从事教育科研工作。近几年来,积极进行学校道德教育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创建了“主体评价”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成效。

(《现代教育导报》,2008331日。)

(收入《造就卓越学校——20所名校的成长档案》书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月第1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