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走在行知路上――杨瑞清的心灵境界与实践行动
永远走在行知路上――杨瑞清的心灵境界与实践行动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4-01-14

永远走在行知路上

——杨瑞清的心灵境界与实践行动

陶继新

 

  杨瑞清在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原江浦县五里小学)这所农村小学已经干了27年,在一些人认为太过艰苦的时候,他却认为是这个地方使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他为自己确定的人生价值公式是:人生价值=奉献量÷获取量。他认为,用乡村教师的奉献量除以获取量,完全可以获得很大的商数,创造出崇高的人生价值,找到人生的平衡点。

行知小学是他的永远牵挂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孩子上学,有的就是为了走出困境,特别是希望过上心向往之的城里生活。可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杨瑞清似乎是一个“另类”,他不但主动要求到偏僻的农村小学去教学,即使有了进城升官的机会,也还是心系农村教育。

一、到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去教学

  杨瑞清自幼家穷,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由于爷爷是地主出身,杨瑞清就成了“黑五类”的子女。在那个年代,受人歧视,遭人冷落,就成了一种必然。所以,他常常生活在被孤立被压抑的环境里,由此形成了自卑的性格。

  1978年考入陶行知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是杨瑞清命运的一个转折点。他从知识里获得了自信,从老师和同学那里获得了温暖,尤其是从陶行知那里寻到了人生的坐标。他感到,陶行知有近乎完美的人格,是他心中的偶像,永远的精神导师。从行动到言语,他都在有意无意模仿陶行知。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开始在他的心里扎根。毕业前夕,同学们大多在编织着城市就业梦想的时候,他却写出了一封“另类”的决心书——

  1981年的“五四”青年节,早饭后,杨瑞清与同学李亮一起,郑重地向校长递交了一份决心书:“学陶师陶,到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去办学教书,让农村的孩子也受到最好的教育!”他说,我来自农村,看到农村教育还很落后,很多农民的孩子不能上学,不能上好学。我要学习陶行知先生,为乡村教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领导欣赏这两位小伙子的勇气与品格,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于是,他和李亮来到了偏僻的江浦县五里小学。当时,这所小学只有7名教师、150多个学生、几间透风漏雨的教室和一些破旧的课桌凳。但杨瑞清认为这里正是他挥洒生命的地方。

杨瑞清要求从一年级教起,并将所教的班命名为“行知实验班”。开学前,他一一进行了家访,与小孩子手拉手地谈话,与孩子的父母扯东说西。这些农民家长感到这个新来的先生特别真诚、纯朴,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认为,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他,心里特别踏实。

二、辞去团县委副书记职务

  杨瑞清的乡村教育工作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19835月,他被破格提拔为团县委副书记。在人们对他的高升表达祝贺的时候,不知为什么,他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他的眼前一直晃动着孩子们的身影,一直回响着乡亲们的话语。很多场景,就像电影一样,在他的眼前一幕幕拉开——告别班会上,孩子们一个个哭成了小泪人;他20岁生日那天,农民田大伯在说“我们舍不得你离开”的时候,好多村民已经泣不成声——

  今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瑞清的眼里还洋溢着泪水。他说,那些天,他做梦都是想着五里小学的孩子、老师和村民们。于是,他作出了一人令人想像不到的选择:向县领导递交了一份“思想汇报”,请求辞去团县委副书记职务,重新当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他说:“做共青团工作,不缺我一个;扎根乡村教育,不能再少我一个了!”县委领导被感动了,仅仅在团县委工作了四个月的杨瑞清,9月,又回到了他日夜牵挂的五里小学。

  杨瑞清回来了,五里小学的师生一下了把他围了个水泄不通,村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也都奔向了小学。这个时候,杨瑞清似乎一下子找到的感觉,回到了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园。

紧接着,村民们自发为学校集资10多万元,他们用不多的积蓄,给杨瑞清的回校送去一份厚重的礼物。于是,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三、坚持走在行知路上

  杨瑞清被评为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后,成了名人,有人劝他应该趁机会换个岗位了,而且也有在一般人看来特别好的地方可去,但他的选择仍然是“办行知小学,教农民孩子”。多年来,人们对他有不少夸奖,也有不少非议,有人说“高尚”,有人说“勤奋”,有人说“聪明”,也有人说“虚荣、爱出风头”。但是,杨瑞清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够准确,在他看来,自己还说不上“高尚”,也并不“虚荣”,只是坚持而已。他在一所乡村小学一干就是20多年,一直坚持走在行知路上。一心坚持,使杨瑞清在行知路上找到了人生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就是生命的根基,有了这个根基,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从而生出自信心来。有人非常同情地对他说,你真不容易啊,在那个落后的地方干了20多年,多么苦啊!可杨瑞清却说:“人的生命其实是很脆弱的,如果只有一个苦字,20年谁也支撑不下来。我觉得我感受更多的是做一个乡村教师的快乐。我是人苦心不苦,人累心不累。农民朋友总是心疼地说我‘忙死了’,我总是告诉他们我是‘忙活了’。”

  杨瑞清对记者说,他还有15年就退休了。他还会一如既往地在这所学校里工作,因为他的心已经拴在行知小学上。

20字成长准则

  杨瑞清有一句“名言”:成长是道理。成长是对自身的肯定,也是增强自信的动力源。杨瑞清认为,强调自身的成长,对农村教师有着特殊的意义。农村教师可以不进城,可以不提拔,也可以不发财,但是不可以不自信,不可以不快乐,不可以不成长。校长的重要使命,就是要确保教师在农村学校里不封闭、不僵化、不落伍。如果是因为在农村工作,学校偏僻,信息闭塞,就封闭了,落伍了,不成长了,那么,不管你经历过多少波折,曾有过多少辉煌,都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被淘汰。他认为,在农村教学是有点苦,却可以激发自己的斗志;农村学校虽然封闭一点,但它受的干扰少,教学改革的环境比较宽松。从成长的角度来讲,农村学校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

  这样一思考,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灵做了定位,扎根农村,在这方沃土上,干出一番事业来。

思想决定行动,于是,就有了杨瑞清的20字成长准则:躬于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精于思考,乐于动笔。

一、躬于实践

  走行知之路,首先就是一个“干”字。所以,必须扎扎实实地实践,而且这个实践应当是全部的农村教育的实践,包括扫地抹桌子,包括忍受贫困,承受痛苦。这种经历是人生成长的一笔精神财富,是走向成功的奠基之作。

杨瑞清认为,他走过的道路,更多的是一条实践的道路。没有这20多年的实践,就没有今天的成就。他说,任何人坚持20年,都会有所作为。

二、勤于读书

人们大都知道,读书是成长的阶梯。杨瑞清正是伴随着读书成长的。不过,他的读书与众不同,他主要读三本书:一是读行知这本大书,百读不厌,凡读都有收获;二是读实践这本活书,将根深扎于乡村教育沃土之中,从实践中获取真知;三是读生命这本天书,即从与自己打交道的学生、家长、同事、专家学者那里汲取营养,这是一本蕴藏着生命的天书,用心去读,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成长。

三、善于交友

  杨瑞清的交友,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交友,而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他是通过交友,让自己和他的老师、学生学习更多的东西。行知小学名声远播之后,不少专家学者包括国外的朋友纷纷来校考察,杨瑞清就抓住这些机会向他们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

  20055月,新加坡南洋小学50名师生来行知基地开展中国文化浸濡活动17天。此前,杨瑞清向行知小学学生播放了南洋小学宣传片,并让学生谈谈感受。有一个学生说:“他们在天上,我们在地上。”很显然,行知小学的学生缺乏和国外学生交往的信心。在老师的热情鼓励和精心引导下,学生逐步能够和新加坡小朋友大方、自如地相处了,他们能虚心向英语强、见识广的新加坡同学学习,又能以自己的华语和熟悉中国文化、农村生活的优势,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为新加坡同学提供帮助。两个不同国度的孩子们很快成了好朋友。现在,行知小学的学生正在起劲地学习“伊妹儿”,他们要通过网络和新加坡朋友倾诉友情呢。

  现在,新加坡已经有几十所中小学和行知小学取得了联系,纷纷组织学生来行知小学开展“中华文化浸濡活动”。行知小学每年也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到新加坡访问交流。

有人请杨瑞清到上海介绍实践经验,他就向他们提出带老师去学习的条件,而且还要让他们在上海帮忙联络几所要去学习的学校。他们满足了杨瑞清的要求,他和老师们到了上海最好的几个学校学习,拜访了一些很有声望的专家学者,学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四、精于思考

思考的关键不仅是将理论内化到心中,还在于形成自己的人生感悟,提升自己的境界,构建自己的人生体系。记者在与杨瑞清交流的时候,就特别欣赏他的这种超越常人的生命感悟。比如对于教育效果的看法,他就很有自己的见解。他说,有三个名词都可以用来表现教育的效果,一个是“成绩”,一个是“成功”,一个是“成长”。这三个词实际上表达的是三种不同的教育境界。不必太看重“成绩”,成绩并不一定导致成功;也不必太看重“成功”,成功并不一定导致幸福;真正应该看重的是“成长”,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人们经常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他更喜欢这样一句话:“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让孩子输在终点线上。”教育的目标要指向孩子一生的快乐幸福;在教育过程中,要从现在就快乐、就幸福,要让孩子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

五、乐于动笔

  杨瑞清到行知小学之后,就没有停止过写作。现在,他已经写了150多本笔记,多达六七百万字。在他看来,写作是对自己生命经历的一种精神收藏,是一种超越世俗存款的“文化储蓄”。现在,杨瑞清已经从笔写走向了电脑打字,形成另一种形式的文化教育之旅。

  他送给记者的个人专著《走在行知路上》迄今还摆放在我的案头,一向主张诵读经典的我,却对这个农村校长的书一读再读,就是感到里面有着太多精神与心灵的东西。我想,他是用生命写书的,而由于生命的快乐,他的苦难经历都有了美的韵律。

  全心成长,使杨瑞清在行知之路上找到了人生的制高点。这个制高点不是一定跟别人相比,主要对自己的生命而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拓展生命的空间,就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制高点。而且,这个制高点是没有限高的,成长是没有止境的。

  2000年,在人民大会堂神圣的讲坛上,面对4000多位听众,他在从容地讲述行知小学的昨天与今天,动情地讲述他和师生们的成长历史,引起听众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他说,他感到那是一种超越寻常的幸福,那是行知小学和他自己生命的一次巨大飞跃。

让城里孩子走进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

  据杨瑞清介绍,前来行知小学活动的外地学生在开展阅读、演讲、陶艺、娱乐等活动时,基本上是“就地取材”,用行知小学现有的教室、活动室和场地;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则利用大自然和农村生产、生活的丰富资源。这些资源无须投资,但由于是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却引起了来自大城市孩子们的特殊兴趣。

  一、“三农”资源变成学生课程

  杨瑞清在“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上大做文章,组织外地学生收获庄稼,喂养牲口,夜半行军,野外生存,开营火晚会,放烟花爆竹,到农民家去走访,跟行知小学学生交朋友。外地学生对采茶叶、刨花生、挖山芋、摘棉花、掰玉米、捡稻穗等农事劳动都非常感兴趣。学校还准备了一块荒地,每一批学生来,都要教他们尝一尝使用大铁锹翻地的滋味。更为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将这些活动随意安排,而是将它们课程化。

  第一类课程叫“学习农村科技”。乡村里那些种植的、养殖的、天文的、地理的、气象的,还有能源的、环保的,再细一点有昆虫的、岩石的,这些都是伸手都能摸得到的科技。看的时候,好多孩子都会惊叹不已:“真没想到,原来农村处处有科技啊!”学校附近还有一个高科技含量的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农场,仅大豆品种就达一万多种。在南农大教授指导下,孩子们分品种种植或采收大豆。孩子们特别高兴,感觉这是一个很迷人的劳动过程。

  第二类课程叫“了解农村建设”。组织学生走村串户,了解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农民怎么办工厂,农民怎么出去打工,让学生对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农村教育、农业税收、农民负担、风土人情等问题开展调查,进行研究性学习。农民的淳朴和善良、疾苦和希望,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

  第三类课程叫“体验农村生活”。粗茶淡饭、简单洗浴、夜半行军、野外生存等等,都属于地道的农村生活。杨瑞清为从城里来的孩子们安排了登山野炊。现在,学校已经能够组织几百个孩子在山脚下的水库边吃上一顿饭,而且操作不复杂。同时,一定会举办篝火晚会。操场中间燃起一堆熊熊大火,孩子们围绕篝火载歌载舞。还会在空旷的田野里,燃放大量烟花爆竹,过一过大城市里想过又过不上的狂欢生活。

  “三农”资源几乎没有成本,却又独具特色,深受城里孩子们的欢迎,他们真实地、生动地、深刻地感受到新农村的新生活,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热爱农村的思想教育。

  二、“艺莲苑”和“浦禾苑”让城里孩子大开眼界

  200789日上午,记者与杨瑞清共打一把雨伞,到学校东邻200亩莲花的“艺莲苑”和南邻200亩枣园的“浦禾苑”观看奇异的自然美色,感受那种城里没有的乡村气息。据杨瑞清介绍,这两个农场的主人和他一样,都荣获过南京好市民的称号,是他专门邀请来的著名的农民企业家。

  “艺莲苑”的主人丁跃生是江苏省十大杰出农民。2002年,他租下了行知小学东面的200亩地,收集种植了700多种莲花,先后培育出70多个荷花新品种,出版了三本专著。他还被选为中国荷花新品种鉴定委员会的5位专家之一,系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的指导老师。他已经投入了几百万,把品种资源圃、温房、亭台楼阁,包括配套的沟渠、道路,全部造起来了。为能够让学生长见识,丁跃生还专门建了2000米荷文化长廊,将荷花与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食物药物等相关的研究成果做成展览。

  每来一批学生,杨瑞清都会带他们到园子里面去走走,一边劳动一边欣赏一边讨论,大家常常把看到的、学到的归纳为5个字:第一个字是“美”,每年从5月份到11月份,无数个品种、无数朵花在那里竞相开放。孩子们惊叹道:“真没想到,种田也能种得这么美!”第二个字是“富”,种田也能种得那么有钱,那么富有,生活过得非常潇洒。第三个字是“高”,科技含量高,丁跃升甚至用“伽马射线”对种子进行辐射,促使它变异从而创造出新品种来。第四个字就是“苦”,是艰苦创业,丁跃升晒得黝黑黝黑的,20年的艰苦创业可不是突然就富起来的,真是苦过来的。第五个字是“乐”,苦中有乐,丁跃升天天嘿嘿地笑着,总是那么幸福。孩子们说,如果能做成丁老师这样的人,这一辈子也就很成功了,很幸福了。

  “浦禾苑”的主人马飞是杨瑞清2003年请来的。他能种出80多种枣树,当家品种是像鸡蛋这么大的枣子,其品质在全国名列前茅,被评为江苏省十大名果之一。他还出版了大枣种植的科普专著,甚至时不时地写上几句诗,并把他的“枣园诗篇”拿过来与师生们分享,请求大家给予“指正”。后来,杨瑞清把行知基地租用的土地,也交给马飞帮着种上了桃、李、杏、梅、石榴、枇杷、无花果等,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百果园”。从城里来的孩子们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地说:“啊!真是大开眼界!”

  杨瑞清说,我们都非常珍惜我们三家的合作,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勉励,相互支持,内心充满了友谊感,充满了美感,确实是一种很高级的享受。在我们的心目中,果园也是校园,花园也是校园,实际上是做大了的校园,做美了的校园。

  杨瑞清对记者说,行知小学利用学校、农村既有资源,以及这两个农场建起了一个社会实践基地。投入数百万元,盖起了可以容纳七百多人的楼房。基地每期可以接待700名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每逢假期,特别是暑假期间,全国各地的不少学生慕名而来。他们已先后接待了10多万学生。2005年之后,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孩子,每年也有1000多人到这里举办夏令营活动。

学校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

  杨瑞清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可以是工人、是农民、是知识分子,在家里是爸爸、妈妈或者是儿子、是女儿,每个人一生当中都要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但有两种角色不会改变,就是他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办教育者。农民也具有这两种角色。杨瑞清在深入乡村研究之后发现,农民也许不需要读书,也许不需要知识,但是,他们需要文化,需要精神生活,需要成长。他们不是光顾种田,也希望了解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新风尚,甚至希望了解国家大事、世界大事。在这方面,学校是一个重要的源泉。在杨瑞清看来,农村学校不仅仅是适龄儿童学习的场所,还是农民的精神家园,是先进文化的辐射源。他和学校教师共同努力,为农民开办扫盲班、实用技术培训班、夜高中、家长学校,先后参加学习的有几千人次。

  同时,孩子也是文化的传递者,在很大程度上,孩子可以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小孩子对家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比把农民拉到学校里面上课,给他们讲道理来得更为有效。行知小学的学生也成为农村教育的“小先生”,几百名小先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向家长传递着法律常识、实用技术,与家长一起谈论环境保护、港澳回归、海湾战争、奥运会等话题,精神文明的新风就这样吹向五里村的家家户户。小学生成了传播文明的小天使,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行知小学校园里有8棵柿子树,每到秋天,果实挂满枝头,把树枝压弯了腰。学生几乎天天在树下活动,对于这些伸手可及的果实,却没有一个人摘食。因为他们盼望着一个隆重的节日的到来,那就是金秋十月学校举办的“柿子节”。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师生们才开始收获这诱人的柿子,2000多个啊!馋得一些小同学直流口水。

  这个时候,杨瑞清开始对全校师生讲话了。他说,这可不是一般的果实,它有五种美好的含义:一是全校师生浇水施肥的“劳动之果”;二是师生自我约束的“道德之果”;三是写观察日记和做数学题的“智慧之果”;四是美化校园的“艺术之果”;还是城乡孩子手拉手交朋友的“友谊之果”呢。这么好的果实怎样享用呢?要先分给女同学,大的分给小同学。

  柿子分到手,可并不能立即吃。杨瑞清请学生把这些柿子带回家,于是,红灿灿的柿子跟随孩子们走进了400多个农家院子里,“五大美好含义”的佳话也传遍了全村。村民们说,我们村被评为南京市农业现代化示范村,也有小先生们的一份功劳啊!

  提供精神食粮是杨瑞清为农民、为社区服务的最重要的内容。学校一旦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农民的精神得到滋养之后,又会为小学教育创造非常好的环境,提供非常好的资源。

生命感悟之后的心灵状态

一个人的心灵状态,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在采访杨瑞清的过程中,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那种健康的心灵状态。

一、永远是“太好了”

  “太好了”,是杨瑞清生命感悟之后的一种心灵状态。

  有的人遇到一些不如意就会陷入苦恼甚至气愤之中,进而对他人形成一种伤害。循环往复,愈演愈烈。所谓的健康,人生的快乐,美好的友情,自身的发展,也就不复存在。而杨瑞清呢?却一直健康着,快乐着,成长着。因为在他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太好了”。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甚至在一般人看来非常糟糕的事情,他的感觉也是“太好了”。因为他可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然就没有“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名言了。不过,他总是在太好了后面跟上一句“还能更好”。“太好了”,只是1%,“还能更好”,要占99%

  大凡副校长可以做的事情,杨瑞清都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即使他们犯错误,也是“太好了”。因为他们可能错上一件两件,但却可以从这里面接受教训,更好地走向正确。任何人都会犯错误,杨瑞清说自己就犯过不少错误。如果把所犯错误作为走向正确的一种警示,也是“太好了”。

  杨瑞清对记者说,新加坡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有一年来行知小学六次。为什么这么钟情于这所学校呢?因为她的心灵状态“太好了”。她充满童心,快乐无比,每到一处,那里很快就形成一个快乐的中心。她的快乐不是一时的,有一种持久的动力。因为她懂得爱,一直将爱播撒到行知小学师生的心里;而师生又将爱回赠给她,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一个学生摔伤了,家长来到学校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杨瑞清说,这也是“太好了”!因为这是一个可以让自己接受的代价,让学校接受教训,不再重蹈覆辙,特别是预防更加严重的事件的发生。

农村条件毕竟艰苦,无论是生活所迫还是事业发展需要,教师流动都在所能免。以前,杨瑞清也曾为骨干教师的流失苦恼过。但是,后来他想通了,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是“太好了”。一个教师离开了,表明行知小学又为社会培养了一个人才,作了一份新贡献;同时,也为行知小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资源。所以,要为有教师调出去而自豪,说一声“太好了”。

二、凡事都要感激

  有的人有了成就,往往认为这是属于自己的功劳。但是,杨瑞清认为,没有与自己相关的人的支持,没有这个好的时代,根本就做不好任何事情,甚至有可能一事无成。杨瑞清说学校走到今天,他充其量只能给自己打1分,他用这1%的心自豪,用那99%的心感激。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祖国,就不能不爱占绝大多数国土的农村;爱人民,就不能不爱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杨瑞清认为,国家把自己从一个农村苦孩子培养成教师,一个有文化的人,自己就应该感激,感激的最佳方式,就是干好他所钟情的乡村教育。

有了这种感激之心,杨瑞清就不会自负,而是有了自知之明。他虽然成了名人,但人们感到,今天的杨瑞清还是那个昨天的杨瑞清,谦和,自然,平淡。记者要求在学校食堂吃饭,他说他也喜欢在那里就餐。午餐的时候,坐在一个小桌上,我们俩和老师们一块儿打饭,与一个打扫卫生的工人同桌就餐。他谈笑风生,显得特别快乐。

三、教育的本质是爱

  杨瑞清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爱,被爱、施爱和自爱应当是营造和谐校园和追求人生幸福的核心内容。

  所谓被爱,就是要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教师之爱、父母之爱、同学之爱、社会之爱,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聚焦”。在理解“爱”的时候,人们大多只注意了“要爱”,但为什么有的“爱”变成“害”呢了?因为仅仅“要爱”还不够,还要“会爱”,也就是按照教育的规律去教孩子,让孩子切切实实感到被爱,感到生命得到了呵护,产生前进的动力。在一般学校里,成绩差的孩子往往感受不到被爱;留守的孩子也感受不到父母的天天呵护。学校就要营造一种让所有人都能感受被爱的氛围,让每一个生命都感受到被爱的幸福。

  爱是相互的,在被爱的过程中,人们还要学会施爱,即把爱给予别人。就是要引导学生爱同学、爱父母、爱老师、爱社会,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源泉”。爱是一种心灵之美,也需要行动、语言等予以辅佐。

  所谓自爱,就是要启发学生充分肯定自己,爱护自己,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堡垒”。

  人不可能一直被爱着,有的时候会被忽视,有的时候会感到孤独。这个时候,要会自己爱自己。杨瑞清认为,有的人稍不顺心,就怨天尤人,甚至嫉妒别人,这是不会自爱的一种表现形态。杨瑞清提倡大家多一点宽容精神,多一点友善之心。不是“积善成德”吗?这个“德”就有自爱之意。过去,我们常常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但提倡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并不是要否认关爱自己、呵护自己。要想更好地为农村孩子成长服务,教师就要好好爱自己,好好关注自己的成长。

  孔子的弟子冉伯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不惧。”就是说,君子不忧愁也不恐惧。冉伯牛提出疑问:“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孔子回答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告诉他,内在反省自己,一点也没有愧疚的地方,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的呢?是的,记者在采访杨瑞清的时候,就感到他是一个不忧不惧的君子。即使有的人对他的高尚情怀不理解,他也毫不在意。他对记者说,你做得特别好的时候,也许有人会骂你。你可千万不要生气,他骂了自己能舒服一点,我也会舒服的。有些事不必要解释,时间与事实可以证明一切。他称这种感受为自我消化,既不发泄,也不耿耿于怀。因为“内省不疚”,就不必放在心上。他甚至感到,消化可以生成一种智慧,进而化作生命的营养和转化为爱。他的爱的理由只有一个字——缘。有血缘成了一家人,有因缘成了好朋友。在这个世界上,有缘在一起,就不能成为敌人,而应交成朋友,就要有爱。人的方向是一个“愿”字,至少希望自己活得好一点吧。带着这个“愿”,就要不断地表达自己的爱,收获自己的成长。大家都发出真诚的宏愿,珍惜天然的缘分,就都会收获快乐的成长。有的人认为杨瑞清特别奇怪,怎么就是对有的人恨不起来呢?大凡这个时候,他都会嘿嘿地一笑,算作回答。他常这样想,面对乡村教育师生这个弱势群体,即使他们不讲理,自己也永远恨不起来。

  杨瑞清认为,建设学校不是盖房子,而是文化教育。学校,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堡垒。在乡村办学校,就是要用文化改变乡村人的命运。而文化中的一个最为本质的东西,就是爱。

  目前,行知小学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荣获了南京市政府颁发的“十五”素质教育创新奖,通过了“江苏省实验小学”验收,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小学”“江苏省文明单位”和“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示范基地”,2007年开始又被确定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实习基地”。

2007年,浦口区政府投资1.3亿元,开始建设江苏省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知基地,并新建行知中学、行知幼儿园。杨瑞清非常高兴地对记者说,到2008年底,一个集“科普活动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乡村生活中心”“研究性学习中心”为一体的4.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建筑群将拔地而起,一所中国新型乡村学校将迎来它一个新的跨越与发展。

杨瑞清校长简介

杨瑞清,1981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开始从事乡村教育工作。19858月担任行知小学校长至今。先后被评为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劳动模范。兼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陶研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被聘为教育部班主任培训专家小组成员。曾参加教育部“师德报告团”赴全国巡回演讲。应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讲学,反响热烈。专著《走在行知路上》作为“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分别在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马来西亚董总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读者好评。

(原载于《新世纪文学选刊》(教育文学),20084月下半月。)

(收入《造就卓越学校——20所名校的成长档案》书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月第1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